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ppt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其含义是: 认知(广义):就是人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各种策略、幻想等。 认知(狭义):就是思维和记忆。 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认知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如何随年龄变化而发展;二是说明和揭示儿童认知功能变化的因素或机制。 心理学对认知研究探讨主要受两种理论影响,一是皮亚杰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 第一节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瑞士人,他的认知理论是发展理论中最重要、最详尽和最有争议的理论。1907年,他发表在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时年仅10岁。4年后他又发表了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文章。这使他萌发了在日内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软体动物的部门供职的愿望,但是博物馆主任知道他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拒绝了他的要求。皮亚杰对生物学的研究一直很有兴趣,到1920年,他开始注意到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随后的20年中,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智力的著作。到他84岁逝世那年,皮亚杰已出版40多部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往往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语来使用。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来的?对于这一问题有多种解释。 唯心论者认为思维来自于先天遗传; 经验论者认为思维来自对客体的知觉; 皮亚杰——相互作用论 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也不是单纯递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地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 三、思维的结构 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 思维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 格式有点类似于图式。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如婴儿有一个面孔的图式:一个椭圆形的框架内有一对水平的园(眼睛)。 格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如婴儿早期的吮吸格式…… 儿童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发展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 无论是适应还是组织都是所有儿童和成人先天具有的生物机制。 所有行为和思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有机体以更好地方式适应外部环境。 2、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以食物的消化过程作比喻) 儿童每当遇到新事物,往往倾向于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如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格式或创立新格式去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同化与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只有同化没有顺应…..只有顺应没有同化….. 同化占优势,自我中心主义,主观地弯曲现实。 顺应占优势,按事物外部特征来塑造自己动作,如模仿游戏。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 皮亚杰的概念 定义 例子 开始 平衡 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 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 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 同化 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 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