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疽-上海交大医学院课程中心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二十二讲 授课老师:史冬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炭 疽 概述 炭疽是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常表现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概述 炭疽--主要由炭疽杆菌引起,为人畜共患传染病。 临床以皮肤型多见。也有肠炭疽、肺炭疽、炭疽性败血症等。严重者可继发炭疽性脑膜炎、炭疽性败血症,病死率高。 概述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炭疽是牛、马、羊等动物的传染病,偶尔也传染给从事皮革、畜牧的工作人员,人通过接触病畜或皮毛,或吸如带芽孢的尘埃,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被感染。 流行概况 世界概况 散布于世界各地,尤其以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等牧区较多见,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地方性流行。炭疽杆菌可以被用作物武器,因此炭疽防控常常被作为生物恐怖防范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内概况 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散发病例时有发生,据卫生部统计,近5年来全国每年炭疽发病数在400-1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贵阳、甘肃、新疆、四川和广西等地区。 内容 一、病原 二、炭疽杆菌与生物恐怖 三、流行病学 四、临床症状 五、分型 六、发病机理与病理 七、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 一、病原 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的粗大需氧或兼性厌氧杆菌,两端平削呈竹节状长链排列。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形成夹膜,有很强的致病性。在体外有氧环境中形成芽孢,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生存数十年。 一、病原 菌长3-10um,宽1-2um,无鞭毛,不运动;短链状呈竹节状,芽孢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在普通培养基上,35-37 ℃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 一、病原 炭疽杆菌基因同源性较高 分A和B两个群,6个组和89个基因型。 四种抗原:保护性抗原、菌体多糖抗原、 夹膜多肽抗原和芽孢抗原四种。 芽孢可抵御很强的紫外线、高温等,环境合适,芽孢会重新变成有感染能力的炭疽杆菌。 一、病原 炭疽杆菌—存在于土壤中的致病菌。传染源主要与野生动物有关,尤其是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骡等。 当人类与感染动物,或其肌肉、骨骼、皮革、毛发及排泄物接触时可被感染。 炭疽多见于牧民、兽医、屠宰及动物皮毛加工工人等。但生物恐怖性炭疽则缺乏特定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病原 炭疽呈全球分布,最常见于农牧业区。国外如美洲中部、南部;欧洲东部、南部;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及中东地区。我国贵州、新疆、云南、广西、四川、西藏、甘肃、内蒙古、青海、湖南10个省、自治区发病率较高。 炭疽— 一般为散发感染,全年均有发生,7-9月为高峰,吸入型多见于冬春季节。 二、炭疽杆菌与生物恐怖 为什么炭疽杆菌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主要是它被用来作为生物武器。 炭疽杆菌是曾被战争中利用:二战时期,日本731部队大量培养炭疽杆菌对活人进行实验;1942年英国和美国使用炭疽研发生物武器,造成4公顷土地污染;1978年罗德西亚政府在与非洲国家战争时,在黑人和牛身上使用炭疽;1979年前苏联某军事研究中心发生炭疽外泄,发生周边地区肺炭疽流行,造成68人死亡。 炭疽杆菌与生物恐怖 2001年在美国也发生恐怖事件,不同地区11个人由发送信件中的芽孢感染了炭疽。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患者本身也可以成为传染源。 二、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人类主要接触牧畜和肉类获得感染。 2. 呼吸道传播: 吸入大量的炭疽的芽孢尘埃、气溶胶。 3. 消化道传播: 食入被感染的肉类。 二、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和实验室人员。 三、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羊炭疽多为最急性型,为败血症型。表现为突然站立不稳、全身痉挛、迅速倒地、高热、呼吸困难、天然孔出血、血凝不全,迅速死亡。 三、临床症状 2.急性型—牛炭疽多为急性型。病牛精神不振,体温升高,无食欲,行走蹒跚,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天然孔出血,窒息而死,一般2天内死亡 三、临床症状 3.亚急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2-15天)。病情较缓和,牛马可在颈胸、腹下、咽喉、外阴等处皮下发生界性明显的局灶性炎性水肿,触诊如面团。开始热痛,不久则变冷无痛,甚至软化龟裂,有黄色液体渗出,最后结痂病愈。 三、临床症状 4.局限型炭疽—猪多为局部炭疽,很少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肿胀;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症状,便秘或腹泻。轻者可恢复,重者死亡。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