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冰创建都江堰
* 四川有太丰厚的文化,太多的景观,但都江堰是一定要看的。毕竟都江堰“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呢! 你了解都江堰的历史吗? Let’s go! 都江堰的历史 【李冰创建都江堰】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张陵传道青城山】东汉顺帝时(126~144),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143)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于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诸葛亮设兵护堰】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解放军抢修都江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并决定从军费中拨出专款,确定由王希甫负责,由驻灌县解放军协助抢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岁修工程临时督修处。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拨款3万银元作抢修经费。驻灌县解放军184师1500余人在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挥下参加抢修工程。整个岁修工程于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传统习惯,举行了开水典礼。 各位同学以上就是都江堰著名历史了! 都江堰有那么久的历史,那它又有什么样的文化呢? 咱们瞧瞧去吧! 都江堰为战国晚期李冰所主持修建。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李冰。从鲧筑堤堵水失败,到禹开河疏导成功以及后来蜀国首领鳖灵治水,无疑为认识洪水治理洪水积累了经验。到李冰时,才能运用前人经验,创造性地组织修筑了都江堰这庞大的水利系统工程。 历史造就了都江堰。那时,诸侯群雄争霸,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一举统一华夏大势所趋。“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王毅然挥兵率先取蜀,使秦最终统一了天下。李冰任蜀郡守,深知都江堰不仅仅是水利设施,更是中华民族从割据走向统一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此“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蜀为天府之国也由此而来。 近观都江堰,一个无坝引水工程,除庞大水网河渠外,主要是渠首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引水口,以分流分沙,泻洪排沙,引水输沙,保证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了。李冰不仅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而且总结出一套“水经”。“蜀守李公凿离堆以利蜀,刻‘深淘滩,低作堰’六言于石,立万世治水者法。”最近,在宝瓶口崖壁发现清代石制量水尺,已是难得的文物了。而今在此处水中吊装了电脑水位监测仪,千年古堰一跃而“电脑化”了,真正步入古人“水旱从人”的梦境。 都江堰的文化 李冰官至郡守,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而李冰之时秦国又设多少郡已不得而知了,那些郡守姓甚名谁更无稽可考了,独有李冰,因都江堰而名烁古今。不但垂于青史,且祠庙以祭,浩浩五千年,文官武将,享此殊荣者,能有几人?两千年来,都江堰不但没有因时间推移而被淘汰,反而一直发挥着作用,且愈加显示出奇迹般的价值。因此,李冰被后人尊为“川主”,敬奉为神,尽享人间香火。这就是有情又无情的历史与现实! 站在秦堰楼,凭栏眺望,岷江自崇山峻岭中奔腾而来,而烟雨悄然朦胧了千里平原沃野,都江堰就在岷江与沃野间,默默地分洪与灌溉。想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早已弃置荒废,独有都江堰依然奔流着两千年来的滚滚碧波。 下面请欣赏我组拍摄的景观照片! 这是具有古代韵意的“鼎”! 因“宝瓶口”正在维修我们没能进入,只在外面拍下了一张照片。 这是外江和内江分江之处有个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