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章墙体与基础二.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墙体与基础二

柱 柱 柱 桩柱 承台梁 墙 第31页/共47页 6.6.5 地下室构造 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叫地下室,它是利用地下空间,从而节约了建设用地。普通地下室一般用作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库、商场、车库、储藏间、设备用房等;根据用途及结构需要可做成一层或二、三层、多层地下室。人防地下室是用以应付战时情况下人员的隐蔽和疏散,要具备保障人身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 第32页/共47页 地铁换乘站 第33页/共47页 地下商业街 第34页/共47页 一、地下室分类   地下室就是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 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顶板标高:有半地下室(埋深为1/3~1/2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净高的1/2以上); 按结构材料分:有砖混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第35页/共47页 第36页/共47页 二、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电梯五大部分组成。 1.墙体 地下室的外墙应按挡土墙设计,如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墙,其最小厚度不低于300mm,外墙应作防潮或防水处理,如用砖墙(现在较少采用)其厚度不小于490mm。 第37页/共47页 2.顶板 可用预制板、现浇板。在无采暖的地下室顶板上,即首层地板处应设置保温层,以利首层房间的使用舒适。 3.底板 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并且无压力产生作用时,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即垫层上现浇混凝土60~80mm厚, 再做面层;如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底板不仅承受上部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因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双层配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第38页/共47页 4.门窗 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门窗相同,地下室外窗如在室外地坪以下时,应设置采光井和防护蓖,以利室内采光、通风和室外行走安全。 5.楼梯 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设置,层高小或用作辅助房间的地下室,可设置单跑楼梯. 第39页/共47页 第40页/共47页 地下室防潮 当地下室地坪高于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时, 由于地下水不会直接侵入地下室,墙和底板仅受土层中 毛细水和地表水下渗而形成的无压水影响,只需做防潮 处理。 地下室外墙的防潮做法是:先在外墙表面抹一层 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 热沥青;然后在外侧回填低渗透性土壤。 三、地下室防水、防潮构造 第41页/共47页 地下室防潮处理 (a)墙身防潮; (b)地坪防潮 第42页/共47页 地下室防水 当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的底板和 部分外墙将侵在水中,此时地下室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 压力,地坪受到水的浮力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地下室外 墙和地坪做防水处理,并把防水层连贯起来。 地下室防水工程分为四个等级,各地下工程的防水 方案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要求选定。 目前我国地下工程防水常用的措施有卷材防水、防 水混凝土防水、涂料防水、防水砂浆防水和塑料防水板 防水等。 第43页/共47页 卷材防水(柔性防水) 卷材防水是以防水卷材和相应的粘结剂分层粘贴,铺设在地下室底板垫层至墙体顶端的基面上,形成封闭防水层的做法。 根据防水层铺设位置的不同分为外包防水和内包防水(如图)。 具体做法:在铺贴卷材前,先将基面找平并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按确定的卷材层数分层粘贴卷材,并做好防水层的保护。 第44页/共47页 外包防水 内包防水 第45页/共47页 第46页/共47页 防水混凝土防水 当地下室地坪和墙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采用抗渗性能好的防水混凝土材料,常采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和外加剂混凝土。 混凝土构件自防水 第47页/共47页 地基 指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 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岩、土体。 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直接支承基础,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第1页/共47页 下卧层 持力层 下卧层 持力层 下卧层 持力层 下卧层 持力层 下卧层 持力层 第2页/共47页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即可满足上述要求,不需人工处理的地基。 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以对地基进行补强和加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法 第3页/共47页 深层搅拌法 利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把地基土与水泥(或其他固化剂)强行拌和固化形成有水稳定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制成桩体块体和墙体等并与原地基共同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变形特性的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