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高真空技术
真空系统零件 阀门 球阀 两个环状弹性体紧压于一个金属球表面 金属球上有一个大穿孔 手柄转动金属球使穿孔改变方向 O形密封圈密封 蝶阀 阀板的边缘上嵌有O形密封圈 阀杆带动阀板转动 密封圈与阀体紧密接触关闭,900 体积小。结构简单 第31页/共55页 真空系统零件 阀门 电磁阀 磁力驱动 电磁线圈接通电流,磁力吸引衔铁,带动阀盖,将阀门打开 电磁真空带充气阀 机械泵入口专用阀门 自动放气 第32页/共55页 真空系统零件 阀门 针阀 微调阀 阀塞为针形,主要用作调节气流量 超高真空阀门 能承受高温(400~450℃)多次烘烤 放气量小,气密性好 重复性好 流导大 无氧铜阀盖,不锈钢阀体 第33页/共55页 真空系统检漏 真空检漏的重要意义 抽气过程 极限压强dP/dt=0时 Pu=Q/Se 漏气与放气总和Q对有效抽速Se的比值 物理过程:一边抽气,一边不断的漏气,动态平衡 要得到低的极限压强:提高有效抽速、减低漏气量 漏气形成原因 系统微小裂缝:玻璃、金属、金属-玻璃封接、引线封接 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必须予以找出并修复(更换) 第34页/共55页 真空系统漏气的判断 抽不到预定的极限真空 材料放气 泵工作不正常 漏气 判断 测量系统压强变化 a: 压强保持P0不变。 既不漏气,也没有放气,泵不正常 b: 开始上升较快,然后饱和。放气 c: 直线上升。漏气,漏气量正比大气压(常数) d:开始上升很快,后来变慢,漏气、放气 第35页/共55页 漏孔大小 漏孔本质 漏气:在压强差作用下气体流动 气体流动:流量(单位时间流过的气体量) 用通过漏孔的流量表示漏孔大小 漏率定义:在漏孔一端为标准大气压,另一端低于0.01大气压,大气露点低于25C(干燥空气),温度23C,空气通过漏孔的流量 只要漏孔漏率相同,就可以认为完全相同 Torr.L/s Pa.L/s 同一漏孔,对不同气体漏率不同 分子态 He漏率为空气的2.7 第36页/共55页 漏率大=危害大? 不确切 漏入一定气体量 引起的压强增长与容器体积大小有关 漏孔的危害是相对的 泵抽速大小 容器体积 第37页/共55页 容许漏率 极限压强 抽气、漏气(忽略放气)动态平衡 绝对不漏:不可能、不必要 漏孔的漏气足够小,平衡压强小于工作压强 容许漏率:真空系统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大漏气量 考虑到材料放气(消耗抽速) 抽速越大、压强越高,容许漏率高 第38页/共55页 常见真空设备容许漏率 漏率(Torr.L/s) 真 空 设 备 102 10 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简单减压装置、真空过滤 减压干燥、真空浸渍 减压蒸馏、真空干燥 真空蒸馏、真空干燥 真空蒸馏、冷冻干燥 分子蒸馏、真空反应器 连续抽气的汞弧整流器 放射性元素容器、保温瓶 真空冶炼设备 回旋加速器 一般高真空抽气装置 宇宙空间模拟设备、半导体真空设备 超高真空设备(连续抽气) 封闭电真空器件(微波管、电子束管等) 第39页/共55页 检漏基本原理 检漏目的 确定真空系统是否存在漏气 找出漏孔位置(修复或更换) 估计漏孔大小(必要时) 方法 压强差 示漏气体 第40页/共55页 利用压强差 原理 漏孔两端存在压强差,就有气体流动 利用气体流动引起的效果,探测漏孔位置 P1P2 气体由内向外流动 P1P2 气体由外向内流动 特点 利用空气,探测简单 灵敏度不够,不能查小漏孔 第41页/共55页 示漏气体和探测器 原理 Pt丝正离子发射-卤素剧烈增长:卤素检漏器 放射性元素-闪烁计数器:放射性元素检漏 质谱计-特种气体:He质谱检漏 第42页/共55页 探测器的响应 响应 示漏气体对准漏孔,到探测器出现反应以及随后变化过程 立刻响应 对上漏孔迅速反应:火花检漏计 快速响应 反应逐步升高,较快稳定:卤素检漏 响应慢但稳定 需要很长时间稳定:静态升压、氨检漏 第43页/共55页 探查法响应 I:示漏气体未对准漏孔,大气漏入,压强稳定 II:示漏气体对准漏孔,空气分压下降,示漏气体分压上升,总压强上升 III:示漏气体离开漏孔,空气漏入,压强恢复 示漏气体分压强建立需要足够的时间 检漏效果与真空系统相关:抽速影响 第44页/共55页 检漏器的性能指标 能检出尽可能小的漏孔 反应迅速(2~3s内反应) 最好既能找出漏孔,又能确定漏率 稳定性好 所用示漏物质空气中含量要小,价廉,无毒,环保 检漏范围宽 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第45页/共55页 检漏技术 压力检漏法 在被检容器内充气,从漏孔泄出,观察漏孔处 打气检漏法 打气(几个大气压) 进入液体中(水),由冒泡确定漏孔位置 1atmN2-水,肉眼观察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章桩基础3.ppt
- 第5章钻井液固相控制0324.ppt
- 第6讲第4章焊接结构的装配及工艺装备①41.ppt
- 第6讲方差分析正交分析.ppt
- 第6讲巴比伦和埃及数学.ppt
- 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尺寸标注.ppt
- 第6讲溶剂萃取.ppt
- 第6讲回路法网孔法节点法.ppt
- 第6讲c语言4.ppt
- 第6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ppt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