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
第八章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二节 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 第二节 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 第二节 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 第二节 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 无论是硝氮、铵氮还是酰胺态氮肥,施入土中后,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第二节 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 6、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化肥施用不当会影响作物生长和产品品质 由于单施单一品种的化肥而忽略有机肥的使用就会使谷物和蔬菜的营养成分的含量降低。 由于氮肥施用不当或过量而引起作物贪青倒伏,病虫害增加,谷物籽实中含水量明显升高以至于不易贮藏而发生霉变。 此外,由于化肥的质量问题如副成分的存在也可能对作物造成污染。 8.化学肥料污染环境的原因 (1)过多依赖化肥 (2)化肥使用失衡和结构不合理 一是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不合理; 二是肥料中品种构成不合理 国产化肥 氮、磷、钾比例:1 : 0.36 : 0.07 进口化肥 氮磷:1:(0.4-0.45):0.4 (3)养分利用效率不高、氮素损失严重 肥料中养分结构比例不合理,化肥的肥效没能很好发挥,是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氮肥资源配置不合理、施肥技术不适当、农艺措施不配套等也是重要原因。 (4)与肥料使用有关的环境问题 9.化学肥料的污染控制 促进养分资源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资源 发掘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开发化肥新品种、改进化肥的制造方法 肥料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 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农药的重要地位 防治病、虫、草、鼠害,调节农作物生长 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绝产。 我国平均每年挽回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菜800万吨、果品330万吨,减少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R=C-Kt 农作物与食品中残留农药的由来 1.农田施药后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 内吸性药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分、养分的输导而传播,引起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如氟乙酰胺、内吸磷、乙拌磷。对于这类药剂严禁用于烟、茶、蔬菜及稻麦等粮食作物。 渗透性强的有机磷(OP)农药如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杀螟松等,在作物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深达性。 2.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 在田间用药时,大部分农药是散落在农田中,有些飘散到大气中,有些农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残存的农药可以被后茬作物吸收。 有些报道表明,某些茶区虽已禁用DDT、六六六多年,但采取的茶叶中仍可检测出较高含量的DDT和六六六以及代谢产物。 水生植物从污染水质中吸收农药的能力比陆生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能力强。 3.生物富集与食物链 生物富集与食物链是促使食品含有农药的重要原因。 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生活环境中不断吸收低剂量农药,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食物链,动物吞食有残留农药的作物或生物体后,农药在生物体间转移的现象。 如:在农田喷洒有机氯杀虫剂毒杀芬后,撒落在农田的农药污染了附近水域,使水中含有1PPB,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水中生长的藻类植株贮存量达0.1~0.3PPM(浓缩100~300倍); 取食藻类的小鱼体内含量达3PPM(与水相比3000倍); 取食小鱼的大鱼体内含量达8PPM(与水相比8000倍); 食鱼性水鸟体内含量则高达39PPM(与水相比39000倍)。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农药对水体的影响 (1)进入水体的途径: a. 农田施药后,由于地表水的流动、降雨或灌溉流入沟渠和江河,从而污染水体 b. 水体中有害生物的防治用药污染水体 c. 农药生产厂的废水排放 d. 河流洗涤施药工具 (2)水体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挥发 水解 光解 氧化还原 生物降解 生物体吸收和富集 底泥吸附和解吸 2、农药对大气的影响 (1)进入大气的途径: a. 地面或飞机喷施农药 b. 农药施用后,土壤、水体和叶面的挥发 c. 农药生产厂的废气排放 (2)大气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向高层扩散、飘移 光化学分解 氧化 水解 干湿沉降 3、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1)进入土壤的途径: a. 施药后农药直接落入土壤 b. 作物上的农药因风吹雨淋落入土壤 c. 浸种、拌种、毒谷等施药方式使农药直接进入土壤 d. 农药生产厂废气的干湿沉降 e. 废水向土壤的排放 f. 农药运输过程中的事故泄露 (2)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吸附 淋溶 地表径流 降解与转化 挥发 4、农药对生物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