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5第五章 节 微生物的生态学 食品微生物学课件.ppt

sp05第五章 节 微生物的生态学 食品微生物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p05第五章 节 微生物的生态学 食品微生物学课件.ppt

第五章 微生物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系统与其环境条件间相互作用规律性的科学。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考察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特别是作为分解者分解系统中的有机物,对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 生态学基本概念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为10个层次: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和分子。其中前4个客观层次属于生态学的研究范围。 一、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侧重于微生物的群体研究,即微生物区系或正常菌群。 微生物的分布也反映了生境的特征,是生境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限制、选择的结果。 二、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的空间内生活的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大小可以相差悬殊。生物圈构成一个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的总称,包括水生物圈、地上岩石生物圈、大气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可以说是地球外壳34km厚度(即23kn的高空加上11km深的海沟)。在这一范围内,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进行着巨大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 三、群落的结构 群落是(Community):一定区域内或一定生境中各种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占据的具有时空特点的位置称为生态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到生态位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严格选择,因此群落的组成实际上是生态位的状况的真实反映。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中间相互关系,并可在环境条件相似的不同地段重复出现。地球上的群落主要类型有: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草原、冻原、沙漠、淡水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等。 四、种群的相互作用 种群(population):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群,种群是组成群落的基本成分。种群是物种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进化单位。 一个种群通常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生态学上,把一个种群生活的环境称之为栖息地或称之为生境。 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 (1)中立生活;(2)偏利作用;(3)协同作用(互生);(4)互惠共生;(5)寄生;(6)捕食;(7)偏害作用;(8)竞争;(9)拮抗。 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陆生生境的微生物 陆生生境的主要载体是土壤。 每克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数大约107~109个。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自养微生物: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如硝酸菌、亚硝酸菌、硫酸菌等。 异养微生物:随动物粪便和尸体进入土壤中,污染食品后引起食品变质、食物中毒的细菌。有腐生性球菌、需氧性芽孢菌(枯草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厌氧芽孢菌(肉毒梭菌、腐败梭菌等)、非芽孢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还有酵母、放线菌、病毒等。 二、水生生境的微生物 水生生境:湖泊、池塘、溪流、河流、港湾和海洋。 1. 不同水体的微生物种类 (1)淡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①清水型水生微生物:如硫细菌、铁细菌、衣细菌及含光合色素的蓝细菌、绿硫细菌、紫硫细菌等化能自养类型。 ② 腐败型的水生微生物:是造成水体污染、传播疾病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以及各种芽孢杆菌、弧菌和螺菌。 (2)海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2. 饮用水的卫生微生物学标准 我国的饮用水标准:自来水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mL(37℃,培养24h),大肠杆菌数不可超过3个/L。 三、大气生境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空气本身不含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而且日光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空气中,主要是霉菌,其次是酵母菌、球菌、细球菌、八叠球菌、嗜氧性芽孢菌。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结核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等。 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分布、数量随季节、高度、地区、人口居住密度、风速等有明显差异。 四、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1. 农产品上的微生物:各种农产品上均有微生物生存,粮食尤为突出。 粮食和饲料上的微生物以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孢(霉)属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