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PP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

外国美术史PP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美术史PP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

学院派、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 在欧洲18世纪,当时的所谓艺术正统是崇尚古典复兴的艺术,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风格为典范,要求进行艺术加工,从而符合一定的规范。直接导致了后来学院派的产生,它的模式化成为一个弊端。 [法国] 吉罗代·特里奥松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另一重要画家 (1767.1~1824.12), 《扮成丹娜埃的朗吉小姐》 画上的裸体形象也已经是神话人物的理想化再现了。 这里所画的女主人公正用布兜着天上降下的金雨(金雨,已变成了金币,表现了十足的贵族趣味)。这个形象是头围红巾,上插羽饰,一只手还拿着化妆用的镜子,左手搭在也扎着头巾和羽饰的小天使头上。裸女显示出宫廷的脂粉气,它缺少神话色彩的纯朴感,也不具有肖像画的本质意义,其实是一幅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时髦”装饰画。可是整个形象(包括画上的几个天使)是以严谨的古典画法完成的,笔触细腻,注重线条美,全画充满着爱情主题的细节: 被爱神用箭射中的白鸽,爱神的弓箭,座椅下的魔鬼面具,左侧一只大火鸡,后面的小天使正在拔火鸡尾部的羽翎……。 雅克·路易斯·达维特(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1748年达维特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少年时代的达维特是沉默寡言和喜欢思考的,他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使人感到他少年老成。达维特的文化水平非常有限,他的感受力也很一般。但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他能够对别人开诚相见。同时,达维特坚忍不拔地追求着自我完善,这使他成功地获得了熟练的技艺。可是,尽管他有巨大的毅力以及接近人民,由于缺乏真正的文化,他不论在生活中或是艺术上,都未能走自己独立的道路。他以盲目的热情献身于他所接触到的思想。当达维特从皇家美术院毕业获罗马大奖后,他便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是古典主义的第一个代表。 雅克·路易斯·达维特(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 1748年 达维特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Boucher Francois,1703-1770)。 1758年 父亲去逝,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 1766年 和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 1774年 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美术影响。 1780年 达维特返回巴黎。 1784年 再次去罗马并创作了历史画“荷拉斯兄弟的之誓”。 1793年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达维特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被推举为国民议会主席。达维特因雅各宾党两次入狱。同年,雅各宾党的领导人马拉被刺,达维特怀着悲愤的激情创作了“马拉之死”。 1794年7月 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因达维特参加了雅各宾党,他被罗列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 1799年 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同时期他还教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安格尔、柯罗等。 1814年3月 拿破仑失败。 1816年 达维特被迫侨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1825年 客死异乡,享年77岁。 《荷加斯兄弟宣誓》表现的是希腊故事 大卫在当时宫廷是很受欢迎的 《马拉之死》 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领袖雅各宾党的领导人马拉被刺死在浴盆中。达维特怀着悲愤的激情创作了“马拉之死”。 安格尔简介 (1780-1867)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安格尔 让一多米尼克·安格尔,生于蒙特庞省。·他曾经向杜尔兹学习绘画17岁时到巴黎,投入达维特门下。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安格尔极受达维特的喜爱,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那微微皱起的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产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苏衡。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西欧近代画家》一书)。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 《大宫女》、 《瓦平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