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书法)第二章欧体楷书技法第一节欧阳询楷书基本的 特点.pptx
第一节 欧阳询楷书基本特点
Text1
Text2
Text3
第二章 欧体楷书技法
【学书故事】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他出使归来,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了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摹。就这样,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
第一节 欧阳询楷书基本特点
“欧体”的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秀骨之清相,为后人学习楷法的师宗。对于欧阳询书法艺术特点的评说,历来众说纷纭。清代在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醴泉铭》中说:“欧书以圆笔为性情,而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乃直根抵篆隶。”苏轼也有精要概括:“欧阳率更书,妍弩拔群,尤工于小楷,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余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高貌耳。”现代学欧名家田蕴章也总结了欧体楷书的四大特点:
1.险峻刻厉,刚劲挺拔;
2.清雅秀丽,瘦健俊美;
3.规矩端正,一丝不苟;
4.大小有法,错落有致。
希望初学者认真体会。切不可只知其“方”而不知其“圆”。所谓“不方不圆,亦方亦圆”,乃指欧字方圆兼容之特点。所谓“圆”则强调中锋运笔,得其骨力;“方”则运用侧锋取妍,求得精神。圆笔中锋源于“篆法”,方笔侧锋源于“隶法”。
欧阳询·用笔论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馀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
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口吻而口口,丽则绮靡而消遒。
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因。唯截纸棱,撇娘密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掃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