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正确理解和使用常见的修辞.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理解和使用常见的修辞

正确理解和使用常见的修辞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3、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例如: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②祖国母亲。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4、是不是出现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的都是比喻句?①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②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④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5、比喻的表达效果: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春风是旋律,春雨是歌词,春花、春草是春的跳动的音符。(化平淡为生动)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化深奥为通俗)“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化抽象为具体)学以致用:“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二 比拟概念: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 。构成: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种类: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人格化。 例如①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属性。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4. 比拟的表达效果:例1: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效果1:使具有灵动的色彩,表达更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例2: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 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效果2: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比拟与比喻的区别:(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比喻)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拟物)例②: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比拟) 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比喻)学以致用:下面没有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三 借代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2.构成: 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体,借体之所以能代替本体,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是实在的,而不是想象的。3.(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系)借代类型: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②我买了一台“康佳”。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③樯橹灰飞烟灭。 借部分代替全体。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⑤他走进柜台,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