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研的设计)肝炎艾滋病.ppt
病毒性肝炎; 具有明确致病性的肝炎病毒
HAV、HEV(粪-口传播为主)
HBV、HCV、HDV(血液传播为主)
尚未明确致病性的肝炎病毒
HGV、TTV、SENV等;HAV 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
病毒核酸 具有传染性
病毒颗粒 具有抗原性
对紫外线敏感 1:4000甲醛37℃ 72h灭活
7个基因型 人源HAV株,多为ⅠA和ⅠB型;传染源
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型感染者为主
感染的动物(工作密切接触)
急性期病人:
急性黄疸型病人
传染性强,潜伏期末到黄疸出现后1~2天,病人粪便中病毒数最多
急性无黄疸型病人
临床病例更多,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传播机会多
重型肝炎病人
病例少,易被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治疗
;传播途径
食物、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
见,输血、注射、昆虫机械携带所
致传播较少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婴幼儿期易感性最高
甲肝再次发病极为罕见,但仍有感染其他型肝炎的可能
接种甲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的重要措施;图24-2 1990—2006年中国甲肝发病率、人均GDP和甲肝疫苗产量
( Xu ZY et al, 2008);乙型肝炎(Hepatitis B,HB);嗜肝DNA病毒科正肝DNA病毒属
Dane颗粒 含病毒核酸
负链DNA有4个开放读框区
( S、C、P、X基因区)
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有耐受性
HBV三大抗原抗体系统检测; 病毒基因 双股DNA
四个蛋白编码区 :
表面抗原编码区(s 区)-----HBsAg
核心抗原编码区(c 区)---HBcAg, HBeAg
DNA--P 编码区(P 区)------多聚酶
X 区域 ( X区 )-------可能与致癌有关
;表24-1 HBV三大抗原抗体系统及阳性意义;表24-2 HBV血清学标志的常见模式及意义;临床: 大三阳, 小三阳
大三阳: HBsAg HBcAb HBeAg
小三阳:HBsAg HBcAb HBeAb
;传染源
急性、慢性乙肝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为主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为常见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地区分布
全球性,分高、中、低流行区;我国已降至中度流行,但各地不一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人群分布
成人、男性、医务人员、壮族藏族、家庭聚集;图24-3 慢性乙型肝炎世界分布情况
(Mast EE et al,2004);图24-4 1992 年和2006 年中国人群HBsAg 阳性率对比
(Liang XF et al, 2009);HCV 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
核衣壳成分为丙肝抗原
病毒核心含病毒核酸
抵抗力较强,耐热,
但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传染源
急性、慢性丙肝病人为主
常见潜伏期6~9周
传播途径
血、性接触为主,
母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较少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常发生HCV与HBV双重感染,
丙肝高危人群:多次输血、静脉吸毒、性滥交等;地区分布
全球性,我国中度流行
HCV基因型分布有地理差异,我国主要以1b、2a为主
时间分布
散发,
我国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
人群分布
青壮年高发;图24-5 HCV感染率世界分布情况
(Baldo V et al,2008);HDV 沙粒病毒科δ病毒属
缺陷病毒
(须HBV等嗜肝病毒辅助)
单股负链环状RNA;传染源
急性、慢性丁肝病人(潜伏期3~7周)和HBV/HDV携带者为主
传播途径
血、血制品传播为主,日常生活接触、性接触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多次输血、静脉吸毒、同性恋等人群高危;地区分布
全球性,我国感染率较低
时间分布
近年流行趋势变化
我国一些地区HDV感染率增高
人群分布
不发达地区,如南美北部亚马逊河流域发生过多次暴发流行;HEV 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属
无囊膜单股正链RNA
病毒不稳定,易降解破坏
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染源
戊肝患者为主(潜伏期10~60天),动物(可能为人畜共患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饮水污染居多
食物被污染、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课件)第八讲诺顿定理.ppt
- (电影和 与艺术研究生课件)电影和 与后现代主义.pptx
- (电影和 与艺术研究生课件)电影和 与女性主义.pptx
- (电机学课件)相关复习课.ppt
- (电气工程和 与自动化专业英语)Chapter 1 Analog Signal Processing.ppt
- (电气工程和 与自动化专业英语)Chapter 11Modern Control System Design.ppt
- (电气工程和 与自动化专业英语)Chapter 12MIMO Systems.ppt
- (电气工程和 与自动化专业英语)Chapter 13 Adaptive Control and Predictive Control.ppt
- (电气工程和 与自动化专业英语)Chapter 14 Fuzzy control and ANN control systems.ppt
- (电气工程和 与自动化专业英语)Chapter 15 AI control for robots.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