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汉唐时期的中西交通4.pptVIP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汉唐时期的中西交通4

4、丝绸之路的南北通道 丝路北道 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 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危须(今和硕)、焉 耆、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逾葱岭,至大 宛。再往西北方向到康居(撒马尔罕)、奄蔡(今咸海与 里海之间);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条支 (塞琉西古王国 )、黎靬、大秦等。 二、唐代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王朝都重视同西域各民族的联 系,曹魏、西晋还重视对西域的管理,恢复了戊己校尉和 西域长史设置,中西陆路交通有进一步发展,交通路线有 所扩展,出现了一条新的交通路线——北新道。但中原长 期分裂局面限制了中西交通的正常往来。隋朝的统一促进 了中西陆路交通的高度繁荣。 1、唐代对丝绸之路的经营 唐朝时期中西陆路交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根本特 点就是中央政府对丝绸之路采取了更为直接的经营和管 理,这主要是通过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和广置羁縻 州府来实现的。 安西都护府:640年在高昌设立,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 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 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 湖以西的广大地区。治所庭州(吉木萨尔) 广置羁縻府州 658年唐高宗最终平定了西突厥,并在波斯以东原西突厥统治的地区设置了众多羁縻都督府、州,初步完善了唐朝在西域的政治统治格局,形成了以伊、西、庭三州为核心,以安西都护府为保障,以羁縻府州为依托的多层次的统治结构。 设驿馆 从凉州到天山南北各条大道上,都设立驿馆,由一名捉馆官负责,为过往商旅提供食宿和便利;驻军屯田,保护过往商旅安全;严格过所制度。 1、唐代对丝绸之路的经营 羁縻府州: 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 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 允许世袭其职。 所谓“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 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2、唐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唐朝的中西陆路交通除沿用以往的北中南三道之外,又扩展了两条通道,即安西入西域道和中受降城入回鹘道。 安西入西域道:初盛唐时期的主干道。 安西(新疆库车)经今拜城、阿克苏,沿塔里木河、阿克苏河至伊赛克湖南岸、碎叶城(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怛逻斯(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撒马尔罕相连。 敦煌阳关、罗布泊南岸,沿天山北麓至北庭(乌鲁木齐北),弓月城(霍城西北)至碎叶同上道汇合。 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中唐之后的中西陆路干道。 中受降城(内蒙古包头西南)向西越过戈壁至回鹘衙帐(哈剌和林),北至富贵城(大乌拉东),然后北偏东至骨利干(贝加尔湖南面),西北至坚昆(叶尼塞河上游)。 中受降城(内蒙古包头西南)北越阴山,向西北至色楞格河上游,转西越阿尔泰山,经伊犁河同安西入西域道汇合。 第二节 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规模 一、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中西航线的逐渐开辟 一、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1、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 春秋时期吴越完备的船军制度表明造船技术已非常 可观;秦汉以后,船舵技术的出现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能够建造更大的船只,表明在西汉时已具备 了远程航海的能力;隋唐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高,所 造船只载重量大,吃水深,足以进行远洋航运。 2、天文导航技术 以星辰为参照系,利用恒星视角的变化和观测行星运行的位置偏差,来确定在地面和海面的地理位置。 3、动力技术的应用 掌握季风规律(汉朝时期)和风帆技术。 4、地理知识的不断增长 对“西海”“南海”认识的不断深入。 “西海”: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二、中西航线的逐渐开辟 1、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印度洋航线:从广东徐闻、广西合浦出发, 大致经过今天的越南、泰国,进入暹罗湾,在缅甸靠岸 登陆,走一段陆路后,再乘船沿江而下,进入孟加拉 湾,再向西航行至印度次大陆东岸,最后到达斯里兰 卡,由那里返航。 ——《汉书·地理志》 2、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当时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条海 上航线从广州出发,越过南中国海,横穿麻六甲海峡,到达 当时南海中的大国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的 古国)经过马来半岛西岸。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印 度。由印度再驶向阿曼污,抵达波斯湾头的重要商埠巴士拉 (今伊拉克境内),最终可从巴士拉到阿拉伯帝国首都报达 (即巴格达)。 ——《新唐书·地理志》 二、中西航线的逐渐开辟 * * * * * 第二章 汉唐时期(上)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