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译中餐菜名文化缺失.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译中餐菜名文化缺失

口译中餐菜名的文化缺失   摘 要: 由于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口译中餐菜名时往往难以找到对应的英文单词,这就造成了翻译的不准确。中餐菜名分两类,一种带有烹饪法,一种含有中国文化元素。中式菜肴烹调方法分类细致,中国文化有其独特之处,英语中没有相应的概念,因此口译中餐菜名必然有一定的文化缺失。   关键词: 口译 中餐菜名 文化缺失      吃饭在中国是一件大事,除了填饱肚子这一基本职能外,还兼有沟通了解、联络感情之功效。觥筹交错,飞盏流觞之间,或广交新友,或互通有无,更有甚者还可以谈成生意。吃饭是一项多功能活动,外国人凡洞悉其中奥妙莫不入乡随俗。而且,中国自古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繁荣昌盛,要想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涉及中华美食始终是管窥蠡测,不得其全貌。总之,不管是谈生意还是学中文,吃中餐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坐在席间与筷子作艰苦斗争时,翻译中餐菜名也变成译员们的一件头疼事。   席间口译菜名,人们普遍认为“菜谱翻译的核心内容是菜用什么原料做成,因为外国人在餐桌上最关心的是吃什么东西”。①因此,许多中餐菜名被译为英语后只见其原料与做法,而中文的韵味意境全失。比如,“蚂蚁上树”译为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再译成中文就变成了“细面条加碎肉”,原料倒是一目了然,但原文中碎肉如蚂蚁的比喻和隐喻看蚂蚁上树的闲情逸致也都消失殆尽了。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迅速短暂的口译过程中必然会失掉所蕴涵的文化韵味。   中式菜名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烹饪法加原料,一种是文化元素加原料。第一种类型又称为“普通组合型”是“直接把烹饪要素进行组合而成。烹饪要素主要包括:原料、烹饪方法、调料、刀法、口味。比如:炒肉丝:烹调方法+原料+刀法,咖喱牛肉:调料+原料,青椒肉丝:原料+原料+刀法,辣味烩虾:调味方法+烹饪方法+原料等等”。②这类菜名的翻译多采用直译法“直接译出其组合元素以主要原料为中心词,其他组合元素如烹饪方法、调料、口味、刀法为修饰成分……如,红烧鱼(烹饪法+原料)braised fish in brawn sauce……”③将中文菜名的原料用英文的对应词翻译出来无甚大碍,因为菜肴的原料是实物,在两??语言中都有相应的概念存在;哪怕是一些中式菜肴特有的调料直译出来也能使人明白,如泡椒、黄酒、豆瓣酱可译为pickled chilli,yellow rice wine,bean sauce。但是烹调法却是各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是区别各地美食的根本所在,很难在别国语言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概念。   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至少有五十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本国独有的,在英语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有差异,有的甚至还出现误译。比如,“白灼”是粤菜烹调法之一,多用于细嫩的肉类原料。其要点是:将肉类切至细薄,调入味料腌制,投入用旺火烧沸的已有姜、葱、酒味的汤水中,迅速烹熟,再行煸爆至有香味,以酱料佐食。④英语以scald译之,而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这个词的意思是“2[Tn] heat(esp milk) almost to boiling-point将(尤指牛奶)加热至接近沸点”。英文译名与中文原名所指的意义相去甚远,不仅没有传达出迅速和鲜嫩的意味,还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又比如,“扒”的英文翻译是“fried and simmered”即“先煎再长时间煮”,这一释义也可用于“煨”:“煨是将经过炸、煎、煸或焯水的原料放入陶制器皿内加调味品和汤汁,用旺火烧开,小火长时间加热的一种煮法”。⑤而且“扒”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扒”是“烧”的一种,为黄河以北地区较擅长,尤以山东、北京、辽宁等地最出名,是讲究成菜原料整齐排列的一种烧法。它强调原料入锅齐整,焖烧时不乱,勾芡翻锅后仍保持切配好的形态。⑥这种烹调方法强调的是原料入锅出锅时的整齐,英译后的菜名根本不能体现出这一特色。   中菜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分类繁复细致,而英语中关于烹调的词汇却相对较少,因而在翻译后总显得过于笼统,难以达意。例如,“煎”“炒”“爆”“炸”的英译分别为“pan-fried”“stir-fried”“quick-fried”“deep-fried”。四者均以fried为中心词,以另外四个修饰词相互区别;pan指明烹调器皿,stir说明烹调时的动作,quick指下锅的速度,而deep是指烹制的程度。这种译法虽点出各自特点,却未能言明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油量与油温。“煎是以少量油遍布锅底,用小火将原料两面烹熟的方法”。⑦“炒”是以油为主要导热体,将小型原料用中、旺火在较短时间内加热成熟,调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炒”所用油量不大,与原料之比约为2:1到3:1之间,油温一般也不高,在五成以内。“爆”是指脆性原料以油为主要导热体,在旺火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