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
单元学习总结一、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历史功绩(1)统一全中国,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3)巩固中央集权①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辆形制,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②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③军事上:修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并设桂林等四郡。④法律上:制定严密、严酷的法律。2.历史过失(1)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仿建六国宫殿、阿房宫,修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修长城,广征徭役,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2)实行暴政:赋敛沉重,刑法严酷。(3)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二、唐太宗“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领域主要内容政治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唐律》,重视法制建设经济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教育发展隋朝的科举制民族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对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评价(1)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为唐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等诸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在民族关系上,政策适当,维护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在对外关系上,兼容并蓄,使唐朝在当时成为世界性帝国,客观上对于隋唐文化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5)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也对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有借鉴意义。三、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及评价1.贡献(1)平定三藩:扫除了割据势力,加强了对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区的统治。(2)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3)抗击沙俄:先后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迫使俄国与中国于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领土主权。(4)平定准噶尔部:1690年,清军取得乌兰布通战役胜利,后康熙帝与漠南、漠北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最终平叛成功。2.评价(1)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2)另一方面,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闭关政策开始推行。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世界先进潮流,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了战败隐患。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异同1.相同点(1)三者在政治制度上均有创新,并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发展。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南越,设郡县加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结盟并用,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关系。2.不同点(1)统治效果不同:秦始皇的统治并未使中国进入盛世时期,而唐太宗与康熙的统治使中国进入了盛世时期。(2)面临民族问题不同: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康熙帝既面临汉族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也面临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例题 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贞观政要》材料三 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康熙帝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300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VIP
- 2025山西忻州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NE200300高性能矢量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太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小语种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3年EXCEL版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考试词汇表字母顺序+乱序版(方便筛选背诵).docx VIP
- 2025年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下属企业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My school things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YAESU八重洲FTM-500DR(APRS版)中文说明书.pdf
- 2024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