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区位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区位分析

2010届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区位分析 一、区位概说 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指某地理事物的位置或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区位分析应注重三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因素的原则(一般3~5点)。人类活动都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三大因素影响。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技术条件是保障,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实例: 古巴的甘蔗——气修条件适宜,长期的生产习惯。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黑龙江大豆——夏季高温,有祁连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热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乳畜制品、鲜奶、鸡蛋等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从经济效益考虑,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场。 3.世界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及突出特点比较 水稻种植业 (亚洲) ①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和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有肥沃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或地势低缓的丘陵;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⑧亚洲居民喜食大米。 特点: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 ③机械化水平低 ④科技水平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措施:?①培育良种 ②改善交通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 自然条件优越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地广人稀 ④工业基础雄厚 ⑤科技先进 (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混合农业 (墨累-达令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②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水源不足需调水 (特点: ?①生态农业 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③市场适应性好?) 三、工业的区位选择 1.部分工业部门的投入: 棉纺织厂:棉花、纺织机械、电力、劳动力、资金、技术、场地、厂房、水源等。 汽车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劳动力、水源、涂料、资金、技术、场地、厂房。 钢铁生产:铁矿石、煤炭、耐火砖、电力、机械和电控设备、场地、水源、厂房、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手机生产:芯片(集成电路)、清洁的水源、电力、资金、技术、厂房、水源、劳动力。 煤炭生产:煤炭资源、水源、电力、机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 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 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 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社会需要对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