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当代女性审美异化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女性审美异化探析 【专题名称】美学 【专 题 号】B7 【复印期号】2009年03期 【原文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福州)2008年12期第142~147页 【英文标题】A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Women-Aesthetic Alienation 【作者简介】张鸣,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福州 350007) 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审美出现向传统回归,而由于媒介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进入消费时代,这种女性审美观念的异化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文章以为,重建平等的性别审美观念,必须协调、平衡现实存在的各种冲突,建立平等的性别审美关系的媒介环境,这对给对现代女性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媒介文化/女性审美/异化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8)12-0142-06 ????女性审美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女性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审美;二是指女性作为审美客体,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即性别审美。在性别审美活动中,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具有双重性,女性既是审美的客体,同时也是审美的主体。作为审美客体,女性是他者的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女性具有自我审美以及对他者的审美。当代,在性别审美中,不论是作为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女性审美观念均陷入一个回归传统的现象,在审美观念的时尚化趋向中,女性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凸显其“被看”的文化身份。本文即由此展开对当代女性审美意识异化的讨论。 ????一 ????女性审美意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审美意识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态势的影响。与国内许多学科的发展历程相似,我国女性审美观念的演变,也同样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前,五四时期,建国后到文革结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五四运动之前,女性审美观念基本上以传统文化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精髓的一种男权文化,在男权文化下,女性没有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甚至没有独立人格,形成独特的两性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夫为妻纲,夫尊妻卑,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最。对女性有种种的规范制约,在汉代形成系统化,有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之后愈演愈烈,宋明理学的出现使之达到顶点。女性的角色定位是家务劳作,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在社会关系中,女性的地位是依靠男性而得,有“夫荣妻贵”、“母以子贵”等;在社会价值上,女性是“物化”的存在,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物”等等,供男性取舍;在审美定位上,注重女性的道德伦理美,重“妇德”“妇容”、不重“才”,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男才女貌”等。强调“柔弱美”。①“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诫》“敬慎”篇),这种审美观念导致对女性身体的摧残,如缠足之流行、西施之病态美、楚王所好之细腰,都是迎合了男性的审美需要。形成女性作为审美对象的特点:柔弱性、顺从性、依附性,与女性的弱者、附庸的社会定位相适应。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作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其审美主体是男性社会,女性美是以男性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为评价标准。即使历代进入政治权力范畴的女性,如吕后、武后、慈禧等,仍要用男权规范来要求女性。说明男性规范之根深蒂固,女性要统治社会,也必须借助、遵循此规范。 ????五四运动后,两方新观念的传入,引发了国内女性意识的张扬,反封建礼教的斗争使得女性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追求男女平等、追求女子独立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② 但当时整个外部环境还不具备接受这种转变的条件,女性争取到爱情婚姻自由,但却没有生存的土壤。鲁迅小说《伤逝》中女主人公婚姻的悲剧即反映了这种状况。 ????建国后,进入女性审美观念的现代演绎。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到文革结束,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中国新时代女性意识觉醒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但女性意识的张扬在残酷的社会环境里不断遭到打击。这种被抑制的女性意识在建国后得到充分的释放,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一个亢奋时期,但这是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男女平等”、“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等观念的宣传,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为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突显了女性美中的“社会美”、社会价值的一面。 ????到文革时代,这种女性解放的观念走向极端,甚至“无性化”。女性从服饰到行为,都倾向于“男性化”,“不爱红妆爱武装”成了那一时代女性美的时尚,样板戏中革命性的女主角成了这一时代女性形象的范本。 ????这一阶段,是女性审美意识的第一次异化,这时期的女性不再有“性别美”,在“男女都一样”的口

文档评论(0)

y070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