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文献现代农业绿色梦想
杨文献现代农业绿色梦想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10多年的爱心和付出,杨文献收获了无数感恩与回报。也正是这份感恩与回报,使他在前行的路上,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明晰的方向。
第二次创业
现任郑州市嵩山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献,曾是邮政系统的中层干部。在别人看来,退休后的他完全可以衣食无忧,尽享天伦。然而,他却选择了做“羊倌”。
每当别人问起此事,杨文献总会讲起自己的艰苦童年。杨文献出生在农村,4岁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父亲便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离去,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此,全靠母亲拉扯着兄妹几人艰难度日。”
多年的努力奋斗,杨文献的生活日渐富裕,但每每看到乡亲们贫困依旧,他就打心眼里想去帮一把。
“要想帮助别人,自己首先要强大。”杨文献意味深长地说,“退休后,我想到了养殖,觉得这个行业在农村容易推广,也很有农味,和自己很有感情。”
当杨文献把这一想法告诉妻子时,聪明贤惠的妻子并没有责怪他。她知道,这是丈夫多少年来的梦想。
“想干啥就干啥吧,我不会拖你的后腿,但要记住,你的身体可不是一个人的,这个家需要你,孩子们需要你……”妻子拿出存折,这样叮嘱他。
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杨文献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马不停蹄,先后到陕西、北京、上海等地考察,河南省内大小养殖企业更不知跑了多少家。
经过考察,杨文献决定引进波尔山羊。但由于对养殖一无所知。年过半百的他便又不知疲惫地参加各种养殖学习班和养殖学术交流会,并想方设法向省内外养殖专家请教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文献最终取得了养殖“真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杨文献果断地拿出了10万元资金,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哥们儿,隐居荒郊野外,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绿意盎然的现代农业之路
1998年,在登封市少室山下的数百亩荒地上,杨文献建起了一排排漂亮的羊舍,伴随着悦耳的“咩咩”声,嵩山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诞生了。
公司成立初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杨文献便冒严寒、顶酷暑,终日以羊为伴。渐渐地,半路出家的他,竟然成了经验丰富的羊专家。羊临产了咋处理,得病了咋用药,他都一清二楚。看着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雪白羔羊,他感到通身的快活。
羊群越来越大了,而杨文献却在快乐中日渐消瘦。
“一份辛劳,一份甘甜”。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的嵩山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御寨山庄和登封市中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企业。
公司的发展能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科技、人才至关重要,这一点杨文献心中有数,“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源泉、以人才为根本”是他经常讲起的管理理念。为此,杨文献还特意聘请了高级畜牧兽医师、国家级园艺师为公司做长期的技术指导。
“公司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批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其中技术人员18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8人。”杨文献欣慰地说,“正是有了他们的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公司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三农优惠政策的助推下,杨文献借势发力,以畜牧业为龙头,把养殖、种植、加工、餐饮、娱乐、休闲、服务融为一体,采取“采、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利益共同体。以畜牧养殖促种植,养殖种植促餐饮,结合当地旅游优势,杨文献还把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养殖、深加工、种植促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带动餐饮服务,按照“科技、环保、绿色”的运营方针,走出了一条绿意盎然的现代农业之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杨总很朴实,很善良,有一副热心肠。”认识杨文献的人都如出一辙地这样评价他。
2009年,杨文献到大金店段村一姓付的代养农户家收羔羊,没进家门,便听见里面的争吵声。站在门口一听,原来老付的儿子考上大学,第二天就该去报到了,可学费还没弄够。为此,老婆嘟囔他没能耐,两人便发生了争吵。
杨文献走进屋内,拿出身上仅有的2000元钱递给老付说:“孩子考上大学是好事,说啥也不能耽误了,以后需要钱再来找我。”
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夫妻两人惊呆了,半天没说出话来,没等他们说声感谢,杨文献便走出了家门。“他们到我离开时也不知道我是去向他们要羊羔呢。”杨文献说。
在嵩山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许多职工都来自附近村庄,他们大多家庭条件不好。“我知道外出打工不容易,只要他们找来,我都会尽量把他们留下。”杨文献说。
2010年初,家在安阳的邓小玉随男朋友一起来到登封,男朋友家经济条件很差,也没有能主事的人。没有工作的邓小玉整日心神不宁。男孩的叔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杨文献想让给邓小玉在公司安排个工作。了解情况后,杨文献马上同意了。“我现在基本工资1000元,还有提成和奖金。在山庄吃的、住的都很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