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理学--血液循环经典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调节 1)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节后神经元有烟碱型乙酰胆碱(N1型)受体 节后神经元轴突—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 肾上腺素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右侧节后神经—支配窦房结—受刺激后使心率加快 左侧节后神经—支配房室交界—受刺激后使房室传导速 度加快,心肌收 缩力加强 心交感神经兴奋——可致心率加快、传导速度加 快、房室肌收缩力加强 2)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支配窦房结(右侧)、心 房肌、房室交界(左侧)、房室束及其分支(心室肌) 毒蕈碱型(M型)受体 心迷走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关系: (1)迷走抑制交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2)作用相互拮抗和相互协调 (3)安静状态下,以心迷走神经调节为主;运动或 紧张状态下,以心交感神经活动为主。 心交感神经兴奋→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NE 与心肌细胞膜上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 心肌收缩力↑(正性变力)、心率↑(正性变时)、房室交界传导↑(正性变传导)。 心迷走神经兴奋→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Ach)→Ach 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胆碱能受体结合→心肌收缩力↓(负性变力)、心率↓(负性变时)、房室传导↓(负性变传导)。 3)肽能神经元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属交感神经纤维 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壁:α受体—血管平滑肌收缩(为主) β2受体—血管平滑肌舒张 交感缩血管纤维 支配特点: 单一支配、密度不同 交感缩血管紧张: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发放1~3次/秒的冲动, 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 兴奋加强-血管平滑肌进一步收缩 兴奋下降-血管舒张 * 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理学 * (2)舒血管神经纤维(少量血管有分布):末梢释放Ach 血管平滑肌上:M型胆碱能受体 交感舒血管神经:一般没有活动,血管舒张是缩血管神经冲动 下降所 致;应激时被激活,使骨骼肌血管舒张 副交感:Ach+M=血管舒张 仅对器官组织局部血流起调节作用,对循环系统总 外周阻力的影响较小。 阻断剂:阿托品 (三)心血管中枢 是指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 1、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 缩血管区: 舒血管区:抑制缩血管区神经元活动 传入神经接替核 心抑制区 2、延髓以上心血管中枢: 脑干、大脑、小脑、下丘脑 (四)反射性调节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动脉压升高—管壁扩张—压力感受器兴奋↑—窦神经兴奋↑—延髓心血管中枢—迷走中枢↑—抑制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心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心率↓、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动脉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动脉压降低—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窦神经兴奋↓—延髓心血管中枢—迷走中枢兴奋↓—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心迷走N紧张性↓—心交感和缩血管N紧张性↑—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动脉血压下降过大——在以上基础上,交感缩血管N紧张性加强—静脉血管收缩、管壁顺应性减低—回心血量和右心房压力增加——每博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恢复到正常 动脉血压调定点:平均动脉压 特点: ①BP在6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降压反射起作用(在100mmHg时最敏感) ②对BP的迅速变化敏感。 ③颈动脉窦的敏感性主动脉弓区 ④双向效应:降/升压 ⑤典型的负反馈???? 生理意义:对动脉血压在短时间的突然变化进行快速调节,以维持动脉压的相对稳定。 例如:平卧位→立位时,静脉回流↓→心输出量↓→动脉压↓→减压反射↓→动脉压↑ 临床应用:压迫颈动脉窦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压迫颈动脉窦→降压反射↑→心率↓) 动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张建军.ppt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推荐.ppt
- 特殊人群保健与临终关怀推荐.ppt
- 特殊人群的营养价值81页.ppt
- 特征性脑影像荟萃54p.ppt
- 特步5代道具陈列规范-经典.ppt
- 特殊原因及部位烧伤姜春庭.ppt
- 特殊模式的快速开发运营经验分享中建七局 嘉和地产.ppt
-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策略翟翠红.ppt
- 王力古代汉语课件百川灌河推荐.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