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运动疗法讲座经典
糖尿病五驾马车 严格饮食控制 适量运动锻炼 药物治疗 病情监测 防治知识教育 目录 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意义 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糖尿病病人运动的类型 如何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 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运动疗法的意义 增强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 改善脂代谢并能控制体重 ; 降低血压 ; 调节呼吸系统功能 ;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 神经病变等; 改善人际关系,利于身心平衡 ; 规则运动能够减少医药费用 ; 适应证 1型糖尿病病情稳定者; 2型轻、中度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8~8.9mmol/L ,餐后血糖<11mmol/L,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患者; 2型糖尿病的肥胖是最佳适应证;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禁忌证 空腹时,易发生低血糖者; 应用胰岛素和降糖药常发生低血糖患者; 严重的1型糖尿病或血糖>16.8mmol/L; 并发糖尿病足、眼底病变、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急性感染; 并发高血压; 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者; 新近发生的血栓;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 概念: 大肌肉群运动 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刺激心肺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行走、慢跑、爬楼梯 游泳 骑自行车 跳舞 打太极拳、打球等 简便易行、有效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运动强度较小,比较安全 特别适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 快速步行 - 90-100m/min 中速步行 - 70-90m/min 慢速步行 - 40-70m/min, 能量消耗2-2.7kcal/min 建议从慢速步行开始,逐渐增加步行速度 时间可从10分钟逐渐延长至30分钟 距离可自500米延长至1000-1500米 中间可穿插一些爬坡或登台阶等 重点运动项目—慢跑 室内活动 踮脚尖:手扶在椅背 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钟。 爬楼梯:背部要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 抗衡运动: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室内运动 蹲下起立:开始可扶着栏杆等扶手进行,开初10~15个,以后逐渐增加,有植物神经病变、低 血压者禁忌。 仰卧起坐:尤适合腹壁肥胖者,初5个,逐增加。 床上运动:仰卧活动四肢抬起放下。 拍球步行:边拍球边步行。缓慢逐渐过渡到稍快。 手部玩球:可握单个球、双球、甚至三个球,在手心内不停滚动,不但锻炼了肌肉,还可使大脑灵活。 日常活动 200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将运动穿插于日常生活中,如步行上楼梯,做家务,踏自行车或步行上班,花更多的时间种花,生活中能手工做的工作尽量不用工具等。 例:不用遥控器,站起来调电视频道 将车停远一点,争取多步行一段 运动强度 强度决定效果,强度过低只起安慰作用,但可改善主观感觉 强度过大,无氧代谢比重增加,治疗作用降低,且可引起心血管负荷过度或运动系统损伤,应予避免 能获得较好运动效果,又确保安全的心率称为有效心率 有效心率范围 最高心率的60%~85%, (最高心率=220-年龄) 60%最大耗氧时心率 运动中脉率=170-年龄 轻度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 强度运动 个体感觉判断运动量 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发汗,稍感肌肉酸痛,休息后肌肉酸痛消失,饮食睡眠良好,身心舒畅,有运动欲望。 运动量过大:运动时不能自然交谈,运动后大汗、胸闷、气促,明显疲倦,饮食、睡眠差,次日身体乏力,无运动欲望。 运动量不足: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无汗,脉搏无变化或2min内恢复 运动频率 每天坚持,或3~4次/周,肥胖病人可适当增加次数。 依据个体化原则调整活动强度:如脉搏过快,则应降低运动量。 运动应该持之以恒,如果运动间歇超过3~4天,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则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会减少。 运动时间 1 餐后0.5~1h运动为宜。餐后90min进行运动,其降糖效果最好。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者每天应定时活动,避免在胰岛素和降糖药发挥最大效应时活动。 2 定时定量的饮食;定时定量的运动;定时定量地使用降糖药物 运动三部曲 5~10分钟热身运动:如步行、太极拳 运动前的低强度活动和伸展运动,使心 血管适应,提高关节、肌肉的活动效应。 20~30分钟全身运动:中低等强度有氧运动 5~10分钟放松活动:如慢走、按摩 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突然运动造成的 肢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糖尿病基础知识健悦坊糖尿病康复俱乐部医学教育部.ppt
-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其意义60页.ppt
- 糖尿病并发症及护理演示文稿程云.ppt
-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陈玉荣.ppt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5页.ppt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推荐.ppt
- 糖尿病宣教课件.ppt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经典.ppt
-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管理66页.ppt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处理志强.ppt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