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数-理-逻-辑.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散数学-数-理-逻-辑.ppt

在命题逻辑中,原子为基本单位,不能再分,因此具有局限性,使有些简单命题无法判断。 7.1 谓词概念与表示 例: 是无理数。 小王是程序员。 小李比小王高 2 厘米。 对于个体词具有数量的概念。如 所有的人都要死的。 有的人活百岁以上。 注意: ④ 但定义域有限时,设D = {a1,a2,...,an} 7.3 谓词公式的翻译与解释 定义2:谓词逻辑中的项,被递归定义为: (1) 任意的个体常项或个体变项是项; (2) 若f (x1,x2,…xn,)是n元函数符号, t1,t2,…tn是项, 则f (t1,t2,…tn)是项; (3) 所有项都是有限次使用(1) (2) 生成的符号串。 定义4 合式公式是如下定义的一个符号串 (1) 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 (2) 若A, B是合式公式,则如下符号串(?A), (A?B), (A?B), (A?B), (A?B), (A?? B)也是 合式公式; (3) 若A是合式公式,则?xA, ?xA是合式公式; (4) 所有合式公式(谓词公式)都是有限次使用(1)(2)(3)得到的符号串。 命题符号化: 例1:每一个有理数都是实数。 某些实数是有理数。 不是每一个实数都是有理数。 例2: (1)所有的正数均可开平方;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例3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定义5:公式?x A(x, y) 或?x A(x, y) 中, x为指导变元,A为 x的作用域或辖域. x 作用域内的 x 称为约束变元,非约束的 y 称为自由变元。 n元谓词:若谓词公式P(x1, x2,..., xm)中有n个自由变元,称n元谓词。 有些量词既是约束的又是自由的,为避免混淆,可采用如下规则: 如上面例1(2) ?x F(x)∧G(x, y); 可换名为: ?z F(z)∧G(x, y). 7.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例1 (1) ?x (P(f (x))∧Q(x, f (a)))的一个解释 I: (2) ?x (P(x)∧Q(x, a))的一个解释 I: 例2 已知解释N如下: 1) 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Dn; 2) Dn中特定元素 a = 0 ; 3) Dn上的特定函数 f(x,y) = x+y, g(x,y) = x? y; 4) Dn上的特定谓词 F(x,y) 为 x = y 。 在解释N下,试说明下列公式的真假: (1) ?x F(g(x, a), x) (2) ?x?y(F(f(x, a), y)→F(f(y, a), x)) (2) ?x?y(F(f(x, a), y)→F(f(y, a), x)) 定义7:设A是谓词公式, 如果A在任何解释下都为真,则称A为逻辑有效式(永真式);如果A在任何解释下都为假,则称A为矛盾式(永假式);若至少存在一个解释使A为真,则称A为可满足式。 等值式与重言蕴含式 (5) ?x(A(x)∨B) ? ?xA(x)∨B (6) ?x(A(x)∧B) ? ?xA(x)∧B (7) ?x(A(x)?B) ? ?xA(x)?B (8) ?x(B?A(x)) ? B??xA(x) 5. 一般重言蕴含式 (14) ?xA(x)∨?xB(x) ? ?x(A(x)∨B(x)) (15) ?x(A(x)∧B(x)) ? ?xA(x)∧?xB(x) (16) ?x(A(x)?B(x)) ? ?xA(x)??xB(x) (17) ?xA(x)??xB(x) ? ?x(A(x)?B(x)) (18) ?x(A(x)?B(x)) ? ?xA(x)??xB(x) 利用上面公式可进行等值推演和形式演绎。 7.6 前束范式 求前束范式要用到两个性质。 性质1: (1) ?x(G(x)∨H) ? ?xG(x)∨H (1)/ ?x(G(x)∨H) ? ?xG(x)∨H (2) ?x(G(x)∧H) ? ?xG(x)∧H (2)/ ?x(G(x)∧H) ? ?xG(x)∧H (3) ?(?xG(x)) ? ?x(?G(x)) (3)/ ?(?xG(x)) ? ?x(?G(x)) 性质2: (1) ?xG(x)∧?xH(x) ? ?x(G(x)∧H(x)) (2) ?xG(x)∨?xH(x) ? ?x(G(x)∨H(x)) (3) ?xG(x)∨?xH(x) ? ?x?y(G(x)∨H(y)) (4) ?xG(x)∧?xH(x) ? ?x ?y(G(x)∧H(y)) 定理:对任意公式G,都存在一个与其等值的前束范式。 例1:求公式?xF(x)→?xG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