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概说 台港文学 香港台湾 文化知识.pptVIP

第一讲 概说 台港文学 香港台湾 文化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概说 台港文学 香港台湾 文化知识.ppt

台 港 文 学 主 讲 陈自然 第一讲 台港文学概说 第二讲 乡土文学 第三讲 现代派文学 第四讲 通俗文学 第五讲 女性主义文学 第六讲 留学生文学 第七讲 其他作家 参考文献 文学史类: 1.刘登瀚著《台湾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2.刘登瀚著《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袁良骏著《香港小说史》,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4.江少川、朱文斌主编《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朱双一著《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文学研究、评论类: 1.杨匡汉著《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黎湘萍著《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尉天骄主编《台港文学名家名作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古远清著《当今台湾文学风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5.江少川著《台港澳文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林仁川主编《图文台湾》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郭俊超著《心灵的守望——台湾乡土文学》,陈冬梅著《水是故乡甜——台湾乡愁文学》,朱云霞著《海岛正芳春——台湾女性文学》)。 7.吕正惠著《战后台湾文学经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社会、文化、历史类: 1.林国平著《文化台湾》,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2.李跃乾著《台湾光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廖信忠著《我们台湾这些年》,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4.林夕著《我所爱的香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古远清著《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一)1920年代:孕育开拓时期 1919年,蔡惠如等在东京成立第一个民族运动团体“声应会”。 1920年,成立“新民会”,创办刊物《台湾青年》,标志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发端。 1921年,林献堂等在台湾成立“台湾文化协会”。 此时期台湾文学的实绩: 1.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口号下,白话文得到大力推广。 1923年创刊的《台湾民报》 白话文运动的主将——“清道夫”张我军,发表了《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为台湾文学界一哭》《新文学运动的意义》等文章,并写下台湾第一首白话诗《沉寂》。 “这样黑暗的世界,/在这沉寂的夜里,/殷勤地展开着你慈爱的眼睛”,“呵呵!日里的美人哟,/你是我仅有的知己!” 张我军 新旧文学的论战 新文学派 旧文学派 张我军 连雅堂 《台湾民报》 《台湾日日新报》 2.出现了一批新文学的奠基作品: 追 风《她要往何处去》 赖 和《斗闹热》 《一杆“秤仔”》 杨云萍《光临》 《黄昏的蔗园》 张我军《买彩票》 《乱都之恋》(诗集) (二)1930年代:蓬勃发展时期 各种文艺团体相继创立。1934年“台湾文艺联盟”成立,提出“推翻腐败文学,实现文艺大众化”口号。 主要刊物:《台湾新民报》《台湾新文学》《南音》《台湾文艺》等。 主要作家:杨逵、吴浊流、张文环、龙瑛宗、杨守愚等。 被称为台湾文学“黄金的十年”。 特点:民族独立意识强烈;乡土文学得到大力提倡。 (三)1940年代:挫折期 日本侵略者发动“皇民化运动”,新文学受到严重挫折。 吴浊流是此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代表作《亚细亚的孤儿》。 吴浊流 40年代后期:文化沙漠。 台湾人民庆祝光复 (四)1950年代:“战斗文艺”与“乡愁文学”并存的复杂发展时期 “反共抗俄”“反攻复国”的基本“国策”的提出。 “战斗文艺”(反共文艺)主要作者:王平凌、陈纪滢、王蓝等政界作家;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等军中作家。被称为“反共八股”。 乡愁文学(怀乡文学): “乡野传闻”:司马中原《路客与刀客》 《火葬》 朱西宁《狼》 《破晓时分》 “回忆小说”:林海音《城南旧事》 谢冰莹《爱晚亭》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