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命护理知识伦理 《护理知识伦理学》课件.ppt

第七章 生命护理知识伦理 《护理知识伦理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生命护理知识伦理 《护理知识伦理学》课件.ppt

其他国家的器官捐献 荷兰: 18岁以上的荷兰男女公民都应填写《人体器官捐献普查表》,然后由各级政府将普查结果逐级汇总到年中央档案库。不满18岁的公民不得捐献自身器官,。 美国:鼓励器官捐献,并在学生中开展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活动. 英国:1972年就开始发起题为“我愿死后帮助某些人活着”的器官捐献活动,每年散发550万张捐献卡。 器官移植的伦理冲突 治疗费用高昂,普通人群望器生叹,有碍社会公平。 根据《医学解剖学》记载,一个肾脏价值4.4万美元,平均每克价值约550美元(计4400元人民币),是国际上纯金价格(每克约14美元)的40倍左右。 器官买卖屡禁不止,导致“金钱万能论”盛行与公道良心丧失。 器官移植的分类 自体移植 即供者和受者为同一个体,此种移植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同质移植 即供者与受者虽非同一个体,但有着完全相同的抗原结构,指相同基因不同个体之间的移植,这种移植如同自体移植,一般也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同种异体移植 指供者与受者属于同一种属但不是同一个体,临床大多数移植属此类型,常出现排斥反应。 4.异种移植 指不同种属之间的移植,此种移植可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的伦理学问题 移植用器官的来源问题 收集器官的途径与道德 受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 器官来源主渠道 活体器官 尸体器官 胎儿器官 异种器官 人造器官 器官来源主渠道 ①选用活体器官须有严格医学和伦理学标准。 供体成对器官 经医学检测均须健康; 摘除其中一个,通过功能代偿,尚存的器官仍能维持供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不会影响供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接受器官移植人的获益必须大于器官提供者的损失等。 活体器官的伦理困境 赞成者主要理论根据是: ①允许器官上市买卖,可增加器官供应,解决目前器官奇缺的问题; ②本人或他自己委托的代理人有使用和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 ③器官上市可以使器官摘取及时,可以改善移植质量,缓解供体以家属之间的矛盾。 反对者主要理论根据: ①个人利用或处置自己的身体的自由是相对自由,不是绝对的,比如禁止致残自己身体的肢体、规定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②器官上市把人体各部分看成商品,削弱了利他主义的道德观,违反了平等公正人道主义原则;生活贫困者,为了生活只能出卖自己的器官,并非真正的自愿,这违背了自愿的伦理原则; ③器官的商业化引发社会性犯罪。 活体器官的伦理困境 ②尸体器官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安慰死者家属和救治活着生命的矛盾 在死者生前明确表示同意捐献的情况下,如果死后立即摘除由于家属处于极度悲伤很难接受,但等家属情绪好转后所摘取的器官功能又大受影响。 死亡标准直接关系到供体器官的质量,心跳呼吸停止之前摘取供体器官,因未受缺血的损害,是最理想供体, 国内脑死亡标准尚未确定,以致医生无法确定摘取器官的确切时间。 如果大脑死亡了,但仍有心跳呼吸,此时摘取器官不仅不能为国民接受,而且也认为这是不道德和违法的;如果心跳停止才能摘取器官,医学上永远得不到可供移植的心脏。 反对者主要理论根据: 尸体是死者人格权的一部分,对其尸体的处理要尊重生前意愿,不能使用推定同意的方式摘除死者的器官 尸体器官的伦理困境 尸体器官 出于治疗目的培养胎儿是否合乎道德?胎儿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产业化是否符合道德? 胎儿器官的伦理困境 异种器官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与生殖有关的器官如睾丸、卵巢的移植,应严格禁止。 保护动物是人类道德和法律要求遵守的,作为珍稀动物,黑猩猩和狒狒等灵长类成为实验首选。 异体移植的安全性问题,动物病毒有可能带给人类意料不到的恶果。 ④人工器官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人工器官在道德上没有多大问题。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明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可靠的人工器官。现在使用的人工器官,或因体积过大、操作复杂(如人工肾、人工呼吸机),或因技术标准不高(如人工心脏),很难满足病人长期生存需要。 目前人工器官使用价格昂贵、耗资巨大,势必给个人和医疗保险带来沉重负担,在使用上受到极大限制。 人造器官 美第一颗人造心脏获批使用,价格10万美元,手术中医生将把它和上心房缝接起来。辛卡迪亚人造心脏只能在医院里使用,患者被植入人造心脏后不能离开医院,因为接受人造心脏的患者必须同电脑控制台保持连接,以便调节血液流量,将病人的血压恢复到正常值,并且支持一些生命器官,如肾和肝。对81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79%的人在人造心脏的支持下完全能活到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时,平均维持了79天,最长的甚至在心脏移植手术前活了400天。 这只老鼠身上的“人耳”是由我国曹谊林教授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复制出来的。 克隆人体器官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体器官的器官移植能解决人体免疫排斥反应这一技术难题,克隆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准入情况各不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