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护理知识学基础课件.ppt

第七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护理知识学基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护理知识学基础课件.ppt

病人体位准备 侧卧,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患者俯卧,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病人体位准备 使药液注入患者臀中肌或臀小肌内。常用于危重患者及不能翻身的患者 坐位 为门诊患者接受注射时常用的体位 实施步骤 1.吸药 2.携物至患者处,查对 3.选择注射部位 4.消毒皮肤 5.查对排气 6.进针 7.注药 8.拨针 9.再次查对 10.整理患者 11.清理用物,洗手 12.观察并记录 肌肉注射部位 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大神经较远处 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 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划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2)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操作者将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患者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为注射区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2)三横指法: 髓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区域(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在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上 10cm,约7.5cm宽的范围内为注射部位 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的幼儿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 肌肉注射的进针角度与深度 深度 : 一般刺入2.5~3cm或针梗的2/3。 偏肥胖者稍深。 消瘦、婴幼儿酌减。 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衔接处折断。 肌肉注射的进针手法 A.绷紧皮肤 B.垂直进针 C.抽吸无回血 D.推注药液 E.快速拔针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注射原则 2. 2岁以下婴幼儿臀大肌发育不完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风险,故不宜选用臀大肌肌内注射 3. 对需长期肌内注射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 4. 注射过程中若不慎针头折断,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迅速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立即请外科医生处理 链接:注射后防止药液外溢与渗血的技巧 1.留置气泡技术 用于刺激性较强药物的肌内注射。其方法是:常规抽吸药液后,再吸入0.2~0.3ml的空气,在肌内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 2.Z字型注射法 用于需长期接受肌内注射的患者或注射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注射前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向一侧牵拉再绷紧皮肤,注射毕松手 (四)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intravenous injection,IV)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目的 1.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或需迅速发生药效时 2.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 3.静脉输液、输血、或营养治疗的前驱步骤 注射流程: 准备→实施→评价 静脉注射操作前的准备 (1) 操作者准备 为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进行穿刺时,需戴一次性手套 (2)用物准备 常规注射盘内添加止血带、注射用小枕和一次性垫巾,必要时另备针头、胶布。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需备剃毛用具 (3)患者准备 (4)环境准备 静脉注射实施步骤 1.抽吸药液 2.携物至患者处,查对 3.选择注射部位 4.消毒皮肤 5.扎带、握拳 6.排气进针 7.见回血后“松带、松拳” 8.注药 9.拨针 10.再次查对 11.整理患者 12.清理用物,洗手 13.观察并记录 注射部位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需长期注射者,应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 常用部位: 四肢浅静脉:最常用 头皮静脉:多用于小儿 股静脉:用于抢救危重患者、加压输液等特殊情况下 四肢浅静脉: 上肢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腕部及手背部浅静脉网,下肢浅静脉常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 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丰富,分支多,且表浅易见,易于固定,方便病儿肢体活动,故小儿静脉穿刺多采用颞浅静脉、额前正中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等 股静脉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股动脉内侧约0.5cm处,股动脉走向和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相交 外周静脉注射 在穿刺部位近心端约6cm处扎止血带 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 3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滑行刺入静脉 A.注射器进针法 B.头皮针进针法 C.推药 头皮静脉注射:辨清静脉与动脉 鉴别方法 头皮动脉 头皮静脉 看 颜色 淡红或与肤色同 微蓝色 摸 搏动 有 无 活动度 易滑动 不易滑动 按压 血流方向 离心 向心 管壁 厚,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