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航海气象和 与海洋学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ppt
第一章 气象要素及其观测; 第一节 大气和海洋概况
一、大气的成分
1.大气
下垫面:与大气底部接触的较大范围各种不同地貌的地球表面:海;冰;沙漠;高原。
大气上界 :只在大气中才有的极光现象出现的最大高度 。
数值约为1 000km。
2.大气的成分
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3个部分 。1)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它们占干空气总容积的百分数分别为78.09%,20.95%,0.93%,三者之和为99.97%。干洁空气的次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占0.03%)以及氢、氖、氦、氪、氙、氡、臭氧等稀有气体(它们的总含量不超过0.01%)。除二氧化碳和臭氧等易变成分外,干洁空气中各主要气体的浓度几乎是恒定的。
把90km以下的干洁空气作为分子量为28.966(摩尔)的单一成分理想气体处理。
干洁空气状态方程P=ρdRdT
2)水汽;(形成天气现象的主要原因)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是热带气旋的主要成因。
3)杂质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热层
热层的另一个特点是该层大气由于受强烈的太阳紫外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作用而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此该层又称为屯离层。
5.散逸层
高速运动的大气质点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克服周围其他大气质点的阻碍,逃逸到宇宙空间中去与太阳大气联结起来,散逸层由此而得名。
三、海洋的划分
1.洋
2.海;内陆海
边缘海
3.海湾
4.海峡
四、大气和海洋污染
1.大气污染
2. 海洋污染;第二节 气温和海温;T=5/9(th-32)
Th=9/5t+32
二、太阳、地面和大气的辐射 ·
1.辐射的基本特性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射能力越强,辐射出的波长越短;反之,温度越低,放射能力越弱,辐射出的波长越长。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为0.15~4um,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约为3—120um。气象学中习惯上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而将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 3,地一气系统的热收支
云层与粉尘吸收了太阳总辐射的19%,地球表面吸收51%,剩下的30%则被陆面、海面、云层和大气反射回宇宙。
大气受热的主要直接热源不是太阳直接辐射,而是地球表面,它主要靠吸收地面放射的几乎全部波长的长波辐射来维持其一定温度。
三、空气的增热和冷却
1.热传导
2.对流与平流
对流(Convection)有热力对流和动力对流之分 。
铅直运动部分为对流,水平运动部分为平流。
;平流运动的范围要大得多,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平流的含义是指某物理量的水平输送,如温度平流、湿度平流等。
3.乱流
空气的无规则运动。空气微团的无规则运动,称为乱流或湍流。
4.水相变化(凝结和蒸发:放吸热)
5.辐射
地面和大气之间主要是通过辐射进行热量交换的。; 四、气温的日、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最低气温出现在接近日出前。陆地上夏季14~15时,冬季13~14时达到最高值,一昼夜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值,称为气温的日较差 。
气温的日较差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
中纬度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还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大,平均为10~15℃;冬季小,为3—5℃,海洋上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小很多,只有大陆上的1/10—1/20。一般来说,日较差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沙漠上的气温日变化最大;海洋上气温的日较差略大于洋面水温的日较差,仅为1~1.5℃,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比大陆上早,;在中午12时30分左右。
海拔越高,气温日变化越小,气温的日较差晴天
比阴天大。
2.气温的年变化
月平均气温也有1个最高值和个最低值。通常,大陆上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大陆上最低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则出现在2月。海洋均比大陆滞后1个月左右。
气温的年变化幅度称为年较差。
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在赤道附近最小,两极地方最大;海洋上气温年较差小,陆地上则较大,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海拔高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在赤道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但1年中却出现了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它们分别出现在春分、秋分和冬至、夏至前后。
五、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
;主要特点:
①夏半球的等温线较稀疏,冬半球的则较密集。
②在北半球,等温线不大与纬线平行。
③冬季北大西洋的等温线向北突出十分显著。这是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的,位于60‘N以北的挪威、瑞典,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洲及北美东岸高10—15℃。
④在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地区,而在北半球只有夏季的最低气温出现
在极地地区。冬季北半球有2个冷极:1个在西伯利亚;另1个在格陵兰,。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 ;⑤近赤道地区有一最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