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民加杠杆的是与非
居民加杠杆的是与非
居民加杠杆的是与非
伍戈 高莉 文若愚 林渊
核心观点:
继企业杠杆率高企激发各界热议之后,近期我国居民杠杆率攀升也引发了市场的普遍担忧。
居民杠杆率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中消费和房地产投资两大动能,甚至还关乎金融体系的整体
稳定。这无论对于预测宏观大势还是研判金融风险都是重要的,值得深入剖析。
综合各种指标并进行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居民杠杆率近期虽然增速较快,但其绝对水平
尚未处于极端状态。与此同时,居民杠杆率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一、二线城市相
对较高而三、四线较低。尽管杠杆率高企并不必然意味金融风险的暴露,但增速过快值得关
注。
居民加杠杆对于消费的影响是“双刃剑”。直观上看,杠杆率高企可能加重居民负担从而抑制
消费,即“挤出效应”;但更深层次地,消费由可支配收入主导决定,一定程度的杠杆率提升
将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可支配收入并促进消费,即“收入效应”。从各国实践看,合理区
间内的加杠杆将更多引致“收入效应”而非“挤出效应”。
展望未来,短期内融资条件趋紧及房地产调控将使得居民杠杆率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诸
多国别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居民杠杆率提升的主导力量。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较低,未
来居民杠杆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该角度看,我国实现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内需动能犹存,
但前提是确保杠杆率增速的合理适度。
伍戈: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电子邮箱:wuge@ 。
高莉:华融证券宏观研究员。电子邮箱:gaoli@ 。
文若愚:华融证券固收研究员。电子邮箱:wenruoyu@
林渊:华融证券实习研究员。
1
居民加杠杆的是与非
正文:
继企业杠杆率高企激发各界热议之后,近期我国居民杠杆率攀升也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
注和担忧。居民杠杆率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中消费和房地产投资两大动能,甚至还关乎金融
体系的整体稳定。
事实上,自上世纪末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杠杆率就一直持续提升。从区域结
构上看,居民杠杆率亦有分化,呈现一线城市高,二线次高,三四线低的格局。当前我国居
民杠杆率水平究竟如何?未来将如何变化?居民杠杆率攀升是否会对未来消费等经济动能产
生影响?这无论对于预测宏观大势还是研判金融风险都是重要的,值得深入剖析。
图1. 我国居民杠杆率不断攀升,但区域结构有所分化
170% 居民债务/GDP 居民债务/可支配收入
50 120
150%
40 100 130%
80 110%
30
60 90%
20
40 70%
10 20 50%
30%
0 0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1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一线 二线 三四线 一线 二线 三四线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居民债务/GDP :%
2014 2015 2016
居民债务/可支配收入:% (右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