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德捣腾“机窝”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洪德捣腾“机窝”人

王洪德捣腾“机窝”人      “我已痛下决心,要求所领导批准我离开计算所。首先我要求保留计算所的职务,允许把我借调到海淀区联社工作;借调不行,希望能被聘请;聘请不行,希望把我调出计算所;调走不行,我就辞职;如果对我辞职都不批准,我就只有被开除而离开计算所了。”这是1982年王洪德广为流传、被人所津津乐道的“五走报告”。   在那个换工作比离婚还难的年代,王洪德为什么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向领导提出这个现在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辞职报告?   王洪德何许人也?时任中国科学院第四研究室供电空调系统组长,身为大型计算机机房工程专家。王洪德说:“在机房的系统装备上面,我们国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同时,我又经过大量调查,了解到1978年我国已经有3000多台大、中、小型计算机,对机房有很大的需求状态。我算了一下,市场上约莫有14亿元的机房设备需求。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自己研发机房设备,都花相当于1/3计算机的费用去进口国外机房工程设备呢?”   怀着强烈的动机,王洪德没有畏惧美、日、香港的商人来到大陆搞机房的设计安装,而是和他们站到了同一竞技场上。王洪德认为这一技术我们完全自己能干,没必要花国家外汇,于是毛遂自荐去做机房服务。这和后来成立北京长城钛金公司的王殿儒想法如出一辙。他们都有产业报国的梦想。并且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把公司做的风生水起,完成了从工程师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在70年代中国科学院这么一个封闭的科研系统中工作,科研理论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脱节,所里的人天天过着一种不紧不慢墨守成规的生活;一个不算大的课题,一个室的研究人员平均分一点,往往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1980年夏,意大利某机房总经理罗西博士的谈话对我触动很大,辗转反侧,思考能不能也办一家上市的计算机机房设备公司。看着外国人在赚我国机房市场的利润,我想办一个我国还没有的计算机机房公司,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不后悔。”王洪德回忆道。   王洪德说干就干,知青社的业余顾问成了他工作之余的另一身份。很快,王洪德就和知青社打的火热。1979年,大量知识青年从上山下??后回到城市,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就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显著问题。计算所因此办了个知情服务社,解决所里职工的子女返城就业问题,招收了300多个知识青年。虽然就业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知青的工作就是搬砖、拌水泥、搞运输等简单粗活累活。眼看着孩子们吃了很多苦。王洪德产生了一个念头:“由我做机房设计,让计算所工厂生产,再由知青组装,培训好他们之后,还可以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安装计算机机房设备。既提高了知青的技术,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待遇,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王洪德就跟知青社主任商量,而知青社正愁为知青找出路呢,双方一拍即合。王洪德开始担任知青社的业余顾问,用业余时间做设计,往往因此工作到凌晨,然后委托计算所工厂加工,产品马上就生产出来了。经过各种说服工作,凡经王洪德接待的购买单位,引进大型计算机的,都购买知青社的产品,然后让知青去安装。“随着需求的增加,业务量不断增加,我和知青社领导商量,决定成立一个计算机机房安装工程队。”王洪德的野心逐渐膨胀起来。   知青社工程队1981年当年就赚了60多万。这在当时可了不得。消息传到中科院纪委,纪委提出这要当作经济大案来查处。“纪检找我谈话,让我交代犯罪事实,要我写检查,海淀工商局的人也说我非法经营,无照经营。”王洪德百口莫辩。   经过这次打击,王洪德再也不安心单单只做一个业务顾问了,王洪德开始思考后半生怎么办?“感到社会很需要我的技术,而在所里做技术设计、技术推广受到身份掣肘,摔不开膀子干活,各种限制太多,而全国各地找我咨询的人又很多。真是欲干不能,欲罢不忍。知青社毫无缘由的查账冲击使我产生了离开科学院的念头。”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五走报告”的结果是,王洪德如愿以偿,含泪给领导鞠了一个大躬,感谢所长同意批准他的借调工作,感谢让他心满意足地带走了搞计算机机房条件设计的技术人员。次年年底,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1982年12月22日国内首家计算机机房技术公司“京海计算机机房技术开发公司”诞生了,结束了中国没有机房产业的历史。1983年7月28日,京海计算机集团正式成立。京海成为日后名扬中关村的“两通两海”中最早成立的一家公司。      王洪德与陈春先的比较   王洪德在担任知青社业余顾问的实践中所摸索到的开办公司的经历,使他在创办京海之前就有了亲身市场经营活动的体验。和陈春先在美国硅谷考察后立志回国搞技术扩散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正是由于这层经验,王洪德的京海走的更远,成长的更大。同时由于经营禀赋的差别,京海还是有别于陈春先的华夏所。   早在1979年王洪德就在知青社从事机房设计、研发活动,在时间上不落后于陈春先的服务部,甚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