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公里事业分界线.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00公里事业分界线

1700公里事业分界线   题记:   在成家立业的年龄,抛下已经拥有的一切,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为自己打拼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样的蓝图描绘出来也许美好,但真正要去做,有几个人有如此勇气和决心?   成都到台北的距离大概是1700公里。当有越来越多的人穿行在这1700公里之间,追寻一个关于“创业”的梦想,走近他们,你会比较真切地看到,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以及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正文:   (小标题)新婚与事业,我们都拿到成都来磨合      题记:   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真正过上“最成都”的生活,早起工作,下午喝茶,晚上三五好友聚餐麻将……如果能做到,我想我们会更爱这个城市的。      讲述者:潘昱廷,亚米天阁品牌总监   郑宇书,kokocasa手工巧克力咖啡吧市场经理   在媒体圈里,大家都亲切地称潘昱廷为“小潘”,??且笑说他是在是“亚米天阁”西餐厅最好的活招牌。亲和,专业,又乐于助人的他,在成都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将“亚米天阁”这个外来西餐品牌在热爱麻辣口味挑剔的成都人中做成了一个奇迹。难不难?当然很难。直到今天他也还感叹,成都人“重口味”的饮食习惯真是根深蒂固,难以撼动。但当他老婆也来到成都,就在他旁边,悄悄开起了kokocasa手工巧克力咖啡吧,你突然明白,无论口中说着有多累多难,创业者的坚持,就是一定要做下去,并且成功。   近一年的分离,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问宇书为什么放弃台湾的工作,家庭,选择来到这里,和他一起同时开始创业,宇书看着坐在对面的小潘,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就觉得那句话是对的,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原来,再能干理智的女人,在人生转折的当口上,如果有爱情做参考,她几乎都不会再考虑别的因素。   新婚,创业,百味杂陈,故事多多。两人各自奔波一天,回家还与对方纠缠搞事,弄得双双筋疲力尽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我们只能说,既然要磨合,就一起来吧,反正在这里,我们也只有彼此可以折磨而已。”两个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笑着的,可旁观者莫名地,就生出了心疼。   转开话题,去聊他们开心的事情――小潘的餐厅已经开始盈利,宇书的小店百转千回终于要开张大吉,认识很多本地和台湾来到成都的朋友……就连成都群光百货的开业,都是让他们顿生“归宿感”的事情。之前有人说台湾人和成都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过分迷恋自己的城市,无论到哪里,都还是会坚持在自己城市培养出来的生活习惯和气质,我终于信了。      闲聊:   Q:看来最近你们真的很爱逛群光?   A:是啊!到哪里会有回家的感觉,看到自己喜欢的台湾品牌,看到虽然不是本地最美味但至少可以买得到的台湾小吃,真的好开心哦。   Q:你们在台湾时爱用的品牌和现在有很大不同吗?   A:其实在台湾有很多本土设计师品牌,是我们会经常光顾的,成都就没有。比如陈季敏、温庆珠、张李玉菁这些设计师的品牌,其实到台湾去旅游的朋友都可以去找找看,肯定能给你们惊喜。   Q:那你到成都来以后有没有发现什么心水的新品牌?   A:(书)伊势丹的MOKO、第一城的OnOn。(潘)我在台湾都穿类似CK、DKNY这样比较有名气的男装,觉得方便,但是到成都以后,发现有的国内品牌还是很让人惊喜,比如UR,现在简直是我买衣服的固定购物站。   Q:看来你们已经觉得成都没什么不好的了……   A:不。堵车很让人头痛,还有,其实成都人真的还缺少享受下午茶的习惯。我们真心希望未来几年,成都能够越来越多出现那种有品质,有特色,更单纯的轻食咖啡馆,让成都的“休闲”更有品味及质感。               (小标题)骑DUCATI,完成一个小店的梦想      题记:   老友告诉我一个可能的选择,然后我就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小小的梦想。然后我决定,马上执行,绝不后悔。      讲述者:铭洪,“奇檬子”奶茶小铺老板。   和其他几位采访者比起来,洪铭似乎不那么忙碌。电话过去,他的声音慢悠悠地:“我都在店上,你随时过来就好。”因为临时的紧急事件迟到了一个半小时,电话里他也还是很好脾气:“没关系,反正我一直在店上。你随时过来就好。”   后来我才发现,“你随时过来就好”大概已经成为他的口头禅,对客人说,对记者说,对进到他的小店里的每一个人说。   洪铭年龄不算太小,经历也不算太少。可他的外表却老让人想起“憨”,“厚道”,“踏实”一类的形容词。对自己决定到成都来创业的经历,他讲得很简单――退伍以后,做吧台工作三年,后来离开这个行业,但是心里一直有给自己开个饮品小店的梦想。转行做管理,市场,学会各种自己不爱却需要赖以为生的生存技能。最后,好朋友来到成都,创业,告诉他,你也可以来试试看。于是,他就来了,就这么简单。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