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范围
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范围
摘要:《刑法修正案(七)》针对传销行为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了打击传销活动,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该罪规定主体范围狭窄。提出了扩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范围的必要性,即应将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入罪处罚,并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法条进行重新设计。
关键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主体范围;积极参加者;法条重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46-03
一、我国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立法
传销为直销的一种具体形式,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美国,90年代初期在中国开始了迅猛的无序发展。由于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混乱,管理不足,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制,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各种不规范的直销企业、非法传销组织纷纷涌现。1994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禁止传销活动??1997年《传销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传销是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它包括多层次传销和单层次传销。此时,经批准的多层次传销和单层次传销为合法传销,未获批准的传销行为被作为非法传销予以打击,但重点依然是欺诈传销。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后,仍然从事传销或者变相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传销正式进入刑事领域。2005年8月国务院颁布《禁止传销条例》,将“拉人头”、“骗取入门费”和“团队计酬”等行为纳入传销行为,一如既往地予以禁绝,并展开各种专项行动进行严厉打击。但是传销活动在我国却依旧愈演愈烈,令人惊心的大案屡见不鲜。2006年,聊城警方一举捣毁“3?01”非法传销犯罪团伙,案件中传销人员涉及20个省市共计50余万人,涉案金额20多亿元,堪称中国第一传销大案;2009年破获的湖北林枫商贸集团传销案,以低廉的服饰、保健品为道具,发展传销会员42万人,涉案资金12.6亿元,涉及26个省市,可谓“规模空前,影响广泛”。这表明传销活动已经对社会经济和秩序造成了重大影响,成了社会的“毒瘤”。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第4条规定了传销犯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恰恰是对这种局面的有效遏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10月15日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正式确立了经济犯罪领域的一种新罪名,即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了适应实际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联合颁布的《立案追诉标准二》中则对传销犯罪做了明确的追诉标准:“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二、扩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范围的必要性
《刑法修正案(七)》对本罪犯罪主体的刑法规制仅仅针对传销行为的组织、领导者,而没有针对积极参加者。而现实中积极参加传销者,其社会危害性也很严重,应将积极参加传销活者纳入组织、领导传销罪的规制范围。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是指积极开展传销活动者,他们上交入门费加入传销组织后,通过介绍、诱骗、胁迫等方式积极发展众多下线,牟取高额回报,对整个传销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犯罪主体范围设定狭窄,应当扩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范围,即将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入罪处罚。其理由如下。
(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在实践中,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大多数人是骨干,在传销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参加者主观上具有通过传销非法牟利的恶性,客观上发展扩大了传销组织,骗取参与者大量财产,给传销参与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同时,传销活动也引发了大量的刑事案件,影响了社会稳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符合我国刑罚的目的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将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纳入刑罚的调控范围,其直接目的就是对积极参加者予以严厉的惩罚,对传销活动不法行为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限制与剥夺积极参加者的自由与权利,使他们感到压力和痛苦,从而防止犯罪的发生。将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纳入刑法,运用最严厉的刑罚方式教育和警戒积极参加者,产生较好的震慑作用,有助于发挥刑法的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