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荷载作用下板底脱空对沥青罩面层力学影响分析.docVIP

车辆荷载作用下板底脱空对沥青罩面层力学影响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辆荷载作用下板底脱空对沥青罩面层力学影响分析

车辆荷载作用下板底脱空对沥青罩面层力学影响分析   摘要:板底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而沥青混合料罩面又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常用的措施。板底脱空究竟对沥青混凝土罩面层有着怎样的力学影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的计算工具,分析了在实测的完全非均匀分布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板板底不同的脱空程度时,沥青罩面层内的力学响应,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从而为实际工程中,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板底脱空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罩板底脱空三维有限元力学响应   Abstract: The cavities underneath the cement concrete slabs ar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istresses in the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the overlay using hot-mix asphalt is one of maintenance methods for this type of pavement. It would be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if the rules or properties that the cavity influences the mechanistic response in asphalt overlay could be caught. In this paper, a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cs responses in asphalt overlay which covering on th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when the cavity existed. Based on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som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were declared.   Key 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asphalt overlay;Cavity underneath the Cement Concrete Slab;3D finite element method;mechanics response.   板底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而沥青混合料罩面又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常用的措施。板底脱空究竟对沥青混凝土罩面层有着怎样的力学影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并为水泥路面的维修处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的计算工具,结合实际的轮胎接地压力,分析了水泥混凝土板板底脱空时,沥青罩面层内的力学响应。    1、计算用的路面结构及其参数   根据常用的水泥混凝土沥青加罩路面结构,以及常用的计算参数,将分析用的加罩路面结构以及各结构层的参数列于表1。    表1分析用的路面结构及其计算参数            实际的轮胎接地压力是完全的非均匀分布[1~3]。根据参考文献[1], 计算荷载采用实测的走向花纹轮胎600kPa/25.00kN工况,但忽略轮胎花纹间隙。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完全的非均匀轮胎接地压力被采用。另外,由于旧的水泥混凝土板存在横向的和纵向的接(裂)缝,并且,在罩面前,需要对现有的接(裂)缝进行灌缝处理。因此,依据实际路面特性,本研究考虑了灌缝料的材料特性,假定横向接(裂)缝宽度为12mm;对板间的纵向接缝,不考虑裂缝宽度的影响,即裂缝宽度被假设为0,但具有完全的传荷能力(拉杆作用)。    2、计算模型尺寸及边界约束条件的确定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性,由参考文献[4],这里这样考虑模型平面尺寸:长度y方向(即纵向、行车方向),土基、旧基层、旧板、沥青层均为10m,其中旧板10m即2块板的长度;宽度x方向,沥青层、旧板、旧基层均为7.5m,其中旧板7.5m即2块板的宽度,土基宽度方向采用扩大基础,在以上各层宽度基础上左右两侧各增加2m,即11.5m;考虑旧板之间有一定宽度的横向接(裂)缝,见图1。当计算深度达到一定的值时,比如4m,各种力学响应值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很小,因此,模型的计算深度取为4m。   参考文献[4]对比了不同的荷载位置、不同的边界约束条件,并认为如下的边界约束条件能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土基前后无y方向位移,左右无x方向位移;旧板四周无约束;相邻板间纵向接缝的拉杆传荷作用理想(即两板x方向的位移相同);沥青层与旧基层前后无y方向位移,左右完全自由。本文采用同样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