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及散热模组设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扇及散热模组设计

7015串聯:1Fan Stop P-Q Chart 7015串聯:Impedance不同時之差異 流場型態與散熱模組效能 A B Nothing Sink+mesh A B Nothing Sink+mesh 7015進風口有障礙物之差異 Out失效 正常 In失效 4056正反轉 軸流扇 In Out Blower風扇性能比較 4.流場型態(Flow Pattern)與散熱模組效能 A. 傳導 B. 對流 C. 輻射 熱阻 強制熱對流係數 h 與下列因素相關: 1. 風速 2. 紊流強度 3. 熱交換表面性質、粗糙度 4. 熱交換器形狀 5. 散熱鰭片間距 流場型態(Flow Pattern) fin:32 mm (h) × 76 mm width ×26 gaps heat sink # 9 gap flow field fin:32 mm (h) × 76 mm width ×26 gaps heat sink # 12 gap flow field fin:32 mm (h) × 76 mm width ×26 gaps heat sink # 15 gap flow field fin:32 mm (h) × 76 mm width ×26 gaps heat sink # 18 gap flow field 1903年12月17日,第一次飛行12秒鐘,距離36公尺,趴在飛機上的是弟弟(奧維爾),右邊站著的是哥哥 第四次由(威爾伯)駕駛,共飛行了260米,留空59秒。 (Orville Wright) 1901 (Wilbur Wright) 1986年由「魯坦」和「耶格爾」飛行40,212公里 首先不著陸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家號是前翼機 空重只有2000磅,卻載了7000磅的油料 動葉理論 飛機翼形升阻力 失速區 Vortex motion Vane_axial fan 尺寸圖 D710 vane_axial fan_340cmm,1770rpm 之模擬結果(Rotor部份剖面) vane_axial fan 之模擬結果 (Rotor+stator部份剖面) -100pa Vout,stator=340cmm/(0.264)/60=21.41m/s 軸流扇性能測試圖 650rpm 葉片表面壓力圖-吸力面 葉片表面壓力圖-壓力面 葉片表面速度圖-壓力面 葉片出口中間流道剖面速度圖 葉片表面速度圖-壓力面 葉片表面速度與壓力圖-壓力面 Up flow Out In In Tip flow in at leading edge and out at trailing edge 軸流扇性能測試無因次化與 NS值下流場觀察圖 軸流風機在不同風量下之氣流運動型態(Eck) Wind tip vortex downwash Wind Tip 1947年l0月14日 突破音障 伊格駕駛貝爾 X-1火箭研究機進行第 9 次動力飛行。 上午8時,母機 B29 攜帶X-1飛機起飛。 計劃要求X-1飛行速度達到馬赫數 0.97 飛機加速,馬赫數表的指針已超過了1,但表的刻度只到1為止。 這時空中傳來了像打雷一樣的音爆巨響,這是人類第一次突破音障! 音障 結論 1.風機動葉是使流體得到能量(全壓) ,但風機之展現在於克服系統阻抗使系統得到所須之風量,亦即風機須將所得到全壓轉化成風機靜壓以克服系統阻抗。所以風機有高的全壓效率僅能代表其有足夠潛力(機械能轉到流體能量之多寡) ,靜壓才是真正表現風機能力(達到系統所須之風量) 。 2.軸流風機動葉出口氣流特性包括低阻抗時之軸向渦漩流與高阻抗時之徑向擴張渦漩流。 3.軸流風機動葉出口氣流在高阻抗時之徑向擴張渦漩流時,依循氣流運動方向適當搭配出口流道可使系統損失最少。 4.因應軸流風機動葉出口氣流在高阻抗時之徑向運動特性,扇葉設計從hub到tip擺置角度變化不可太大,原則上應維持徑向路徑平順以避免迴流氣流出現。 3.風扇性能量試 測試結果需描述當時 測試設備(Fig.12 / Fig.15)及 環境狀態(溫度、濕度、大氣壓力) Back 資料包括 當時環境狀態(Td、Tw、RH、Pb)及標準狀態, 相互比較測試結果,環境條件差異大時,可選用標準狀態(STP)比較. 狀態PQ 標準狀態PQ 風量Q,風壓P,消耗功率W,轉速(rpm)=N, 考慮扇葉長度D,則 瑞領 AMCA 210 系列風洞 標準設備 流量範圍 0.2~3000CFM AMCA210-99 Fig. 12 AMCA210-99 Fig. 15 風洞重現性測試 風扇串、併聯測試 高靜壓風扇 扇葉形狀不同時之觀測 A Blade B Blade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