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糖血症危害和诊疗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8岁,因咳嗽发烧、门诊查血相、拍胸片以“右下肺炎”于99年4月3日入院。 询问病史:病人平日未发现慢支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饮食基本正常,无多饮多尿、消瘦也不明显。 查体 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血压130/80mmHg,呼吸急促,34次/min,脉搏88次/min,体温38.90C,SaO290%,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有较多的干湿性罗音、且有小水泡音。血相:WBC 2.8X109/l,N:0.91,hb142g/l,胸片显示:双肺肺纹理增粗,右下肺大片状阴影。入院后几分钟,病人突然中度昏迷,双侧瞳孔4.0mm,对光反应迟钝,双侧病理征(-),强刺激有肢体抽动。GCS 5分。 入院诊断 1、右下肺炎,2、感染性休克? 3、脑血管意外(脑中风)? 4、低血糖性昏迷? 5、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紧急处理 1、抽血做急诊生化检查:电解质、血糖、血气, 2、抽取血和痰标本做痰、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3、申请急诊心电图检查, 4、申请急诊头颅CT检查、 5、补液:生理盐水500ml, 6、头孢霉素皮试, 7、抗菌素应用:西力欣+菌必治。 治疗经过 半小时后化验结果:k、Na、Cl基本正常,血糖34mmol/L,血清酮体(—),尿酮体(—),心电图大致正常。至此,诊断明显: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HHNKC)。即给RI,按0.1u/kg.h持续泵入,生理盐水按100ml/h静脉滴注,留置胃管,按100ml/h注入温开水。1.5h后病人苏醒,继续抗炎、降糖、补液治疗 出院诊断 1、右下肺炎, 2、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HHNKC), 3、隐性糖尿病。 经验 1、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诊断范围由大到小,逐一排查,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线,以防漏诊。 2、在不知道病人内环境的情况下,不冒然输糖,而是给生理盐水,并迅速查清电解质生化结果,掌握了治疗的主动权。 经验 3、在明确诊断后,除了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和胰岛素外,还通过胃管逐次少量给予温开水,保证了液体的足量补充,同时又防止液体输入过多过快而引起的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彻底纠正了高渗性非酮性型高血糖昏迷(HHNKC)。 其次,与肌肉脂肪细胞膜上GLUT4不同的肝细胞上的葡萄糖转运子(GLUT2)不受血糖浓度影响,只受胰岛素的下降调节的影响,即胰岛素的浓度下降时,将肝细胞内由糖原异生作用产生的大量葡萄糖转运到血液中,提高血糖水平。 (四)高糖血症的监测 1、高血糖的监测的重要性 老年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些隐性糖尿病在危重时期可以表现出其特征性的症状,不论何种原因,高血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不可小视的,及时发现这种危相并采取措施可以减轻高血糖损害的严重程度,减少其并发症损害的后果。 (五)高糖血症的治疗 高血糖对机体的伤害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院前抢救的昏迷病人只有明确有低血糖时才能注入50%的葡萄糖。对正存在有高血糖的患者不应再输葡萄糖,并应使用胰岛素把血糖调节在理想的范围。 (六)并发症的治疗 ①低血压休克:常见并发症,主要是血容量不足引起。DKA应用RI治疗后,血糖和细胞外液体向细胞内转移,造成血管内容量和细胞外液减少,引起血压降低。一般补液即可纠正。 在DKA时,胰岛素的严重缺乏促使了这种异常情况的发生加剧。而且在DKA时,胰岛的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显著增多,儿茶酚按、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抗拮激素此时也显著增多,它们促进了机体的分解代谢,促进肝糖元转变为葡萄糖, 加速了丙酮酸转变为葡萄糖,丙酮酸被大量消耗,使线粒体内的游离脂肪酸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反被大量合成酮体。所以在胰岛素严重不足或应激性激素大量分泌时,肝内就大量合成酮体并释放入血,加重DKA。 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三者统称为酮体,酮体正常值0.1mmol/L,即1mg/dl, 酮体中β羟丁酸占2/3~3/4,其次为乙酰乙酸,丙酮最少。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可消耗体内的储备硷,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血酮继续升高,超过了机体的处理能力,则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其次,应激性高血糖升降的程度,常与疾病的严重性、损害范围相关,换言之,血糖的监测有益于疾病的预后的判断。 其三,可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及对各类治疗的反应。 2、高血糖的监测的方法 监测应满足以下要求:简单方便、准确可信、重复性好、比较经济。一般血糖测定值在2.22~22.22mmol/L(40~400mg/dl)。 对极危重病人则宜动态观察,定时化验,前后对比。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血糖变化的趋势图,比孤立的单个结果更有意义。 对检验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脑外伤、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等占急诊病人的相当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