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洪建国
目录
2016版更新亮点——6岁儿童诊断线索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主要依据症状/发作的频度、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可能性。
6岁儿童哮喘的诊断线索:
2016版更新亮点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如怀疑哮喘诊断,可尽早参照哮喘治疗方案开始试验性治疗,抗哮喘治疗4-8周,评估治疗反应
继续进行抗哮喘治疗;并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
建议停药并作进一步诊断评估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否
是
是否有明显疗效?
2016版更新亮点
2016版更新亮点——试验性治疗
2008版指南,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中,第二级启动治疗方案为低剂量ICS和LTRA中任选一种。
2016版指南1,突出了ICS在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中的优选地位
2016版更新亮点——ICS地位提升
2016版更新亮点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目录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GINA 2015
定义
本指南和GINA2015版中均定义支气管哮喘为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症状
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
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
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
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
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
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病史和家族史
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肺功能
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
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体征
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
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6岁儿童喘息的表型分类
表型分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学龄前儿童喘息表型分类,有54.1%在1年内发生变化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目的:确定喘息表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稳定。纳入132例2-6岁接受ICS治疗的哮喘儿童,在研究开始时,基于父母回顾性报告结果对患儿进行分类,分为发作性病毒性喘息(EVW)或多因性喘息(MTW)表型,之后每3个月一次,共随访1年。每次随访,均采用标准化问卷确定患儿喘息仅为感冒期间的喘息,或者在感冒间期也存在喘息。在研究结束时评估喘息表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54.1%患儿的表型在1年内发生变化。
Schultz A, et al. Acta Paediatr. 2010;99(1):56-60
总体
54.1%变化
(发作性病
毒性喘息)
(多因性
喘息)
表型分类
EVW 12人
无喘息 13人
MTW 13人
EVW 22人
无喘息 11人
MTW 38人
当前国际指南不再强调区分喘息表型以指导治疗
表型分类
1.SIGN141 British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asthma.
2.Boluyt N, et al. Pediatrics. 2012;130(3):e658-68
Ducharme FM, et al. Can Respir J 2015;22(3):135-143
低龄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管理:2015 加拿大共识
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序号
主要内容
1
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