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课件】17 肠杆菌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肠杆菌科 岳 华 肠杆菌科成员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为人和动物的肠道菌,其中部分有致病性。共性是:…………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richia) 本属现有5个种,其中最重要的种是大肠埃希菌 (E·coli),俗称大肠杆菌,下分血清型。本菌系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成员之一,人和动物出生后数小时即可经口进入消化道后既大量繁殖而定居,终生伴随,并经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故大肠杆菌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检测指标。本菌还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形态及染色特性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直杆菌,大小0·4~0.7umx2~3um,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大多数菌株以周生鞭毛运动,但也有无鞭毛或丢失鞭毛的无动力变异株。一般均有1型菌毛,少数菌株兼具性菌毛,多数对人和动物致病的菌株还常有与毒力相关的特殊菌毛。 除少数菌株外,通常无可见荚膜,但常有微荚膜。碱性染料对本菌有良好着色性,菌体两端偶尔略深染。 培养及生化特性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7.2~7.4。S型菌株在肉汤中培养18~24h,呈均匀浑浊,管底有黏性沉淀,液面管壁有菌环。 在营养琼脂上生长24h后,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直径约2~3nm,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 在SS琼脂上一般不生长或生长较差,生长者呈红色。一些致病性菌株在绵羊血平板上呈B溶血。 本菌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大多数菌株可迅速发酵乳糖。 抗原及血清型 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种,它们是本菌血清型鉴定的物质基础。迄今,已确定的大肠杆菌O抗原有173种,K抗原有80种,H抗原有56种。因此,有人认为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可高达数万种,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数量是有限的。 O抗原 是S型菌的一种耐热菌体抗原,121℃加热2h不破坏其抗原性。它的抗原特异性决定于LPS的特异多糖侧链的结构。 K抗原是菌体表面的一种热不稳定抗原,多存在于被膜或荚膜中,个别位于菌毛中。具有K抗原的菌株不会被其相应的抗O血清凝集,称为O不凝集性。 H抗原是一类不耐热的鞭毛蛋白抗原,加热至80℃或经乙醇处理后即可破坏其抗原性。每一有动力的菌株仅含有一种H抗原,且无两相变异。无鞭毛菌株或丢失鞭毛的变种则不含H抗原。H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凝集抗体。 根据对大肠杆菌抗原的鉴定,可用O:K:H排列表示其血清型(抗原结构式)。如O8:K23(L):Hl9,即表示该菌具有O抗原8,L型K抗原23,H抗原为19。对致人和幼畜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除含酸性多糖K抗原外,还可含有蛋白质性黏附素抗原。故这类菌株的黏附素抗原应并列写于酸性多糖K抗原之后。如O8:K87,K88:Hl9中K88即为黏附素抗原F4。 致病性 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大多数于正常条件下是不致病的共栖菌,在特定条件下 (如移位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可致大肠杆菌病 (Colibacilosis)。但少数大肠杆菌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密切相关,它们是病原性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极少存在于健康机体内。 致病性 根据毒力因子与发病机制的不同,Gyles认为与动物疾病有关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可分为五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SL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败血性大肠杆菌(SEPEC)及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UPEC)。其中研究的最清楚的是前二类。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 ETEC系一类致人和幼畜 (初生仔猪、犊牛、羔羊及断奶仔猪)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其致病力主要由黏附素性菌毛和肠毒素两类毒力因子构成,二者密切相关且缺一不可。初生幼畜被ETEC感染后常因剧烈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粘附素性菌毛系人和动物ETEC的一类特有菌毛,因其能粘附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故又称其为粘附素或定居因子,对其抗原亦相应称作粘附素抗原或定居因子抗原 (CFA)。迄今,在动物ETEC中已发现的黏附素主要有F4(K88)、F5(Kgg)、F6 (987P)和F41,其次为F42和F17。 肠毒素是ETEC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性毒素,按其对热的耐受性不同可分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二种。在动物ETEC中,只有猪源F4+株能同时产生LT和ST,其他菌株仅产ST。 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LTEC) 又称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 (VTEC),系一类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可产生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