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格式] 中国茶道与美学
中国茶道与美学
中国茶道与美学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陈文华
茶道是茶艺的哲学,它与美学发生关系,是因为作为茶道的主体(茶人)在茶艺的审美实践
中,需要有相关的美学概念,术语和范畴来指导和规范.
所谓美学,就是研究美的科学.它是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审美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感受和欣赏美的主体精神状态(审美意识).因此,也可称为”审美
学”.具体而言,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关系”包括三个部分:客观方面是现实审美对象,也就是
广义的美.主观方面是人的审美意识,也就是广义的美感.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从而产生
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艺术,也可概括为美论(美的哲学),美感论(审美
心理学),艺术论(艺术社会学)三个层次.而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天然联系,有机地构成
了人对世界审美把握的客体层次,主体层次和关系层次.因此美学就是包括美,美感和艺术在
内的人对世界审美把握的一个有机系统.通俗地说,美是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美感是人对客
观事物的审美意识,艺术则是美与美感相互结合辩证统一的表现形式.
作为生活艺术行为之一的茶艺也是人们在茶事活动中的一种审美现象,同样具有美学的
三个层次.茶艺的六大要素(茶叶,泉水,茶具,环境,冲泡,品尝)都具有它们固有的客观的美,
人们在感受茶艺各个要素之美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官愉悦,这就是美感.当人们将茶艺各个要
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就形成一种最集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即品茗艺术.茶艺就是一种日常生活
的审美化,在这审美实践过程中人们体验到审美的愉悦.体验是一种主体的感性活动,它关乎
主体对外部实在世界的某种感觉.在整个茶艺过程中,审美体验本身的精神性会转化为感官
的快适和满足,并进一步要求审美对象的精致化,从味觉,嗅觉对茶叶,茶汤的香气和滋味,视
觉对茶叶,茶汤,茶具,环境,服饰,形象,听觉对音乐,水声,器具响声及语言的轻重和节奏,触
觉对各种茶叶,茶汤及器具材质和质感,都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提高茶艺的艺术品味.
审美体验是一种内心过程,品味则是一种感官反应.两者构成审美欣赏的能力,情趣和判断,
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中日益追求富有雅趣的生活方式,也要求将日常的饮茶活动
提升到审美层次的品饮艺术.于是,茶艺,茶道就与美学密不可分.
人们经常论述茶艺,茶道与美学的关系,多是从文艺创作的一般美学原则来罗列茶道,茶
艺的诸多美学特征,涉及方面很广,如有人认为中国茶道之美有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
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o(1)有人认为中国茶道之美有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苦韵之
美,风度之美,虚静之美,人情之美,斗茶之美等等.()有人则列出中国茶艺之美有12项之多:
意境之美,典雅之美,自然之美,含蓄之美,雕镂之美,理趣之美,清空之美,淡泊之美,拙朴之
美,阴柔之美,传神之美,韵味之美,此外还有阳刚之美,奇险之美,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
胜收.但对一般茶人而言,却有目迷五色,难得要领之感.因而希望能够从中提炼,概括出最
172
具本质特征的茶道之美.
在肯定众多专家学者对中国茶道之美的探索和界定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从美学的三
个层次(美,美感,艺术)来探索中国茶道之美,因此发现有三个本质特征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
清静之美,中和之美,儒雅之美.
一
.
清静之美
清静之美是种静态的美,柔性的美,和谐的美.它是中国茶道美学的客观属性,这种客观
属性首先来源于茶叶本身的自然属性.
作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茶树,性喜湿润气候和微酸性土壤,耐阴性强,
不喜太阳直射,而喜漫射光.多生长在云遮雾罩的山野,不耐严寒,也不喜酷热.客观的自然
条件决定了茶性微寒,味醇而不烈,甘而微涩,具有清火,解毒,提神,健脑,清心,明目,消食,减
脂诸功能,饮后使人更为安静,宁静,冷静,文静,雅静,是种有益于人类的温性饮料.古人很早
就发现茶叶的这些特性:
“苦荼味苦寒……久服心安益气.聪察少卧,轻身不老.”(三国?魏?吴普《本草》)
“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荼,主
下气,消宿食.”(唐?李绩,苏恭:《新修本草》)
“茗荼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止渴除疫.”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茶)清头目,兼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宋代医书《本草别说》)
“(茶)除烦止渴,解腻清神.”(元?吴瑞:《日用本草》)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若少壮胃健
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
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阊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茶)清头目,醒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一政治课件]]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珍惜无 价 的 自 尊.ppt
- ()职业形象、有效沟通和人际关系(精).ppt
- ((人教版))[初一政治课件]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PPT课件[罗仁俊].ppt
- (1doc)山西省太原市中车国际广场二期、三期建设项目_131737_.doc
- (2009.06.24)优秀广告作品评析期末复习(文本)!10.doc
- (1pdf)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马头山 495mw 风电场工程项目_131698_.pdf
- (2012.2.20)电工实习报告规范样式(按此要求).doc
- (2012新标准意见征求稿首家发布)无机保温砂浆墙体保温.doc
- (2013年12月刊)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跟踪分析报告:互联网金融引爆金融业态创新_0.doc
- (12zip)甘肃省白银市甘肃郝氏炭纤维有限公司 碳纤维循环应用产业示范园一期项目报告书_公示稿pdf_120273_.pdf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