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需求影响因素的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需求影响因素的综述

劳动需求影响因素的综述 就业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突出问题,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综观世界,各国为解决就业问题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但总的来看,就业情况依然严峻。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使得对劳动的需求大大减少,失业问题己成为世界性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探索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中国就业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中国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再加上不断推进的经济体制转轨,在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失业问题。近年来就业弹性的逐年较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使得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各国增加劳动需求方面的政策的研究,借鉴有利于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经验,不断促进劳动力市场需求,完善劳动力市场。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一定工资率的条件下,企业和社会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劳动力数量。简单的说,劳动力需求是企业和社会再生产吸收和容纳劳动力能力和容量。劳动经济学的传统主题之一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因此劳动需求往往决定了一个经济中的就业水平。从宏观上讲,劳动力需求取决于社会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微观上讲,各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以工资的变化和产量的增减为转移。如果工资变化不影响生产规模,企业则根据替代效应,用减少价格相对上升的生产要素,而增加价格相对下降的生产要素改变其生产方法,以此来增加或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资变化影响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劳动力的需求就会随之增加或减少。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较为复杂,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见表2.2。 表2.2影响劳动需求因素 宏观方面 社会生产规模大小 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总体水平高、积累高、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合理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就越大,社会拉动力的需求量就越大。 社会经济结构状况 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劳动力数量都有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 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对劳动力的排斥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又通过创造新兴部门、行业和职业来促进劳动需求的增加。 制度因素 包括就业制度、用人制度、福利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等。。 微观方面 企业的生产规模 生产经营规模越大,劳动力的需求量随之增大。 企业的利润率 企业决定雇用规模以最大利润率为决策原则,当边际劳动生产率为正时,企业就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反之则会减少。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使得企业对有创造力的高级人员的需求量增加,同时也会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宏观方面 1、社会因素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劳动总需求不是简单地由社会上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加总而成,边际生产率理论虽然是微观劳动需求的科学反映,但它不能说明社会劳动总需求。对于社会劳动总需求的宏观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个社会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居民总体消费水平,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所引致的劳动需求的总量。此外,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与劳动需求的差别有关:经济落后国家主要需要非熟练的、教育和训练水平较低的劳动者;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主要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受教育年限长的”白领工人”,并需要大批经过正规专业训练、具有较强技术长信能力和组织经营能力的科技人才与经营管理人员。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劳动总需求的联系,尤其体现在就业的产业结构上。可以说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越发达,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就越大,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就越小;反之,经济水平越落后,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就越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越小。三大产业结构的状况对劳动需求也有重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就业者的结构,决定着非熟练工人、熟练工人和受过较高教育的”白领人员”的从业人员比例。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来表示。就业弹性描述的是经济增长1% 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其计算公式为: 就业弹性= 就业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然而,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是否也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则存在很大的争议。有论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从1979年的0. 44下降到2001年的0. 18,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也显著下降。即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的作用逐渐减弱。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1962 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