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金融学科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与金融学科现代化
摘要:现代文明是历史的投影,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也不会有未来。新文化运动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象征体系。随着通识教育再次进入高等教育视野,传统文化成为其重点内容。具体到金融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和‘漫游’的人才”。在学习西方金融理论的同时,我们必须探索和发展根植于中国文明的金融学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金融学
一、困惑与迷思
人类历史是无数伟大文化的剪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与斑斓中迤逦,一个个疑问会久久在耳边萦绕:为何拥有先进技术的古代中国没有孕育出工业革命?为何周礼中的“泉府”没有演进成现代金融体系?徘徊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字里行间,我们甚至不能寻找到答案的缥缈踪迹。
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到“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的信实,但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信实,他们买东西的人要带自己的秤”。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封建权力,文化和礼仪只约束普通人,对权贵却毫无约束,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精神与国民行为恰恰相悖。韦伯认为文化是社会追求的体现,16世纪席卷欧洲的新教(Protestantism)继承了文艺复兴的灵魂,“以身许主”的新教理念造就了辉煌的资本主义文化与经济。相反,中国古代社会是“依靠政治权力积累经济财富,城市贵族既没有封建印记也没有资本主义特征,而是靠政治投机,全靠升官(才可以)发财”,韦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儒教与道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儒教和道教“缺少个性和独立司法,国家层面缺乏流动资本竞争”,因而不可能孕育市场经济。2006年兰德斯在《经济学展望》(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重要位置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质疑:尽管古代中国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尽管古代中国应用技术始终自我复制,但这种文化缺乏积累与升华,古代中国交易关系依赖个人信任、缺乏法律保护。兰德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社会忠诚、社会信任,社会进步几乎完全依靠个人努力,更可悲的是煌煌华夏文化仍主宰当代中国文化,最终他得出结论“睡狮渐醒?绝不可能”。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今天都是从历史中走来,从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运动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先贤们不止一次试图走出困惑,摆脱传统文化的悲观宿命。国民教育是屡被提及的自强救国途径之一,早在1902年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壬寅一癸卯学制”就提出高等教育要以“端正取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或许是出于学习西方科技的急功近利,又或许缘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中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官方宗旨却放弃了上述原则,1929年制定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规定“大学及专门教育,必须注重使用科学,充实学科内容,养成专门知识技能”。梅贻琦先生清醒地认识到了其中的弊病,他提出“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窄,这样才可以使吾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梅贻琦虽然没有明确使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却洞悉了通识教育的本质。
一般而言,中国高等学府中的通识教育应当根植于饱受西方学者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冲破这个亘古迷思?以经济理性为根基的现代金融与“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的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切点解吗?
二、通识教育释义与国学殇逝
1.通识教育起源与内涵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罗马和中世纪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博雅教育以“七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即语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古罗马和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现代大学都秉承了其研究独立、言论自由的传统。英国剑桥、牛津两所大学是当时的典范,牛津、剑桥设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自由、公平、沉着、稳健和智能”的绅士。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后,剑桥、牛津等象牙塔出现了人文与自然科学并立的学术格局。大学不但为新兴资产阶级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更主要的是缔造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根基。人们经常以“绅士”代指英国人,实质是一种敬业、自由、开放的国民精神,正是这种文化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翘楚。
随着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重心,20世纪上半叶“通识教育”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府盛行,并由此衍生出芝加哥模式、哈佛模式、哥伦比亚模式等表现形式。透过纷繁的学分、学制等概念,美国通识教育的重点仍然是培育美国政治制度文化根基。“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家庭里____》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doc
- 《导数概念》教学案例.doc
- 《小学数学高年级段学生自主预习策略研究》.doc
- 《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
- 《小山词》情感世界――痴情.doc
- 《山居秋暝》美学意蕴.doc
- 《山西日报》低碳经济报道问题及对策.doc
- 《工程热力学》绪论课重要作用及其课堂教学设计.doc
- 《工程计量与计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用与反思.doc
- 《平凡世界》中孙少平形象分析.doc
- 2025年拍卖师慈善拍卖项目整体策划与方案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从危机中寻找机遇的品牌重塑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房地产在建工程拍卖的成交确认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后疫情时代消费心理与投资偏好对拍卖市场的影响分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激励性语言的文化适应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拍卖纠纷处理中的心理学应用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拍卖师拍卖APP的用户体验与沟通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应对竞买人恶意串通与围标的控场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气体检测分析系统.pdf
最近下载
- 可循环氧化剂在高硫高砷难选冶金精矿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探究.docx
- HG 21504.1-1992 玻璃钢储槽标准系列(VN0.5m3~VN100m3)(附条文说明).docx
- 2024《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策略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docx VIP
- 2025传染病护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 VIP
- 抖音平台网红直播带货中的问题及对策.docx VIP
- 2025《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docx VIP
- 2024《抖音直播带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doc VIP
- 《地方标准编制指南》.docx VIP
- 抖音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VIP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规范应知条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