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晓》英译谈中国古诗翻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春晓》英译谈中国古诗翻译

从《春晓》英译谈中国古诗翻译   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本文通过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春晓》的不同英译版本来试探中国古诗的英译,指出翻译古诗重要的是要译出诗的“神韵”,只有“深入意境”才能“再创形象”。   古诗英译 《春晓》 复合式解读 直感式解读   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这可以说是译界人士的共识。   诗歌作为人类社会文学作品发展中的精华一直在文学的殿堂里闪耀光芒。英国著名诗人Robert Browning曾做过类似这样的解释:诗歌是创作那一刻的灵感。诗人有那么一刻创作的冲动,创作出来以后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该如何为诗释义。诗的难解性可见一斑。释诗就已如此之难,那么译诗更是可想而知了。古今中外很多大文豪,大译家就提出“诗不可译”。美国诗人Robert Frost的一句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成为“诗歌不可译”者们的有力依据。即使是主张诗可译的人士也提出要“以诗译诗”,“诗人译诗”。我国的著名诗人郭沫若,闻一多等都是持这种观点的。   中国人的感性思维方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与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是迥然不同的。而唐诗最能体现这一点。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而产生的一个奇迹。在形式上,唐诗讲求韵律格致;在内容上,则讲求一个“意”字。古人所主张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最好的说明。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诗人的诗意不只在言内,更在言外。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神韵”、“意境”。要想将言外的“神”、“境”准确地表达出来是很困难的,更何况要以诗的形式用重形的西文来表达呢?所以才有了大家的共同体会: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   虽然中国古诗难译,但随着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精髓,中国古诗还是要译的。但如何译?这是摆在每位译者面前的问题。本文拟就《春晓》的英译来试探中国古诗的英译。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简洁晓畅,读来朗朗上口。从字面看也易懂,但其内涵却是要好好体悟一番的。清王尧衢在为其注解中指出:此诗字字做“晓”???。第一句自不必说;第二句中,因鸟啼而示“晓”;第三句中,“夜来”示“晓”;第四句,一个“?”示“晓”。这一切若非细细品味是很难领会得到的。但这还不够,更深的内涵还深藏其中,需要慢慢领会。这点下文会再提到。让我们先看《春晓》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译文。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翁显良译   对照原文,我们可以看出,许译从形式上讲更接近原文,其对仗工整,简洁明快,与原诗十分相称,可以说是比较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音,形,义。而翁译在这方面却显得稍逊一筹。我们甚至可以说翁译极不“忠实”地对原诗作了处理。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传递原诗意象方面,翁译无疑占有绝对优势。翁译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雨夜睡得香甜的美妙情景,及伤感“春雨打击花落下”的痛楚意境,从形、神两方面表达了诗人惜春、爱春、伤春的情怀。   同一首简单明了的古诗为何在两位大译家手里却成了截然不同的东西?这是与诗的解读有很大关系的。张保红在其《古诗英译三题》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这首诗虽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然而言浅意浓。要读懂这首诗,仅从字面上理解是难以奏效的,从而提出了两种解读方式:复合式与直感式。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导致两种不同的解读效果,他指出:复合式,即诗人抓住清晨睡起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但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漏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的感情轨迹,然后让读者沿着诗人的思维方向去丰富和补充。这种解读得出的诗的主题是惜春,爱春;直感式,即诗人亲历“春眠不觉晓”,亲闻处处鸟啼,亲受夜来风雨,亲见花儿纷落,这种解读得出的诗的主题是惜春,伤春。   回过头去再看译文,我们可以看出:许译采用了复合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