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阑尾炎超声诊断附201例报告
阑尾炎超声诊断附201例报告
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对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201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探查右下腹或全腹,发现异常低回声包块,测量其大小、观察其周边和内部回声以及盆腹腔积液情况,总结分析其声像因特点。结果:本组201例中,156例发现异常低回声团堤,12例表现为肠管局部扩张,15倒表现为游离液性暗区,4例表现为气体多层反射回声,14例无异常发现。根据其声像图特点,将其分为典型急性阑尾炎声像、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声像以及无异常回声型声像。结论:急性阑尾炎部分表现为较典型的声像图,诊断准确率较高,但部分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因而,不能仅凭声像图做出诊断,而应结合临床病史,这样将有助于其诊断准确率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一0126一02
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201例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尤其是对非典型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1例患者术前均经过超声检查,术后又全经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6例,年龄3~72岁,平均43岁,病程为6h~22d,采用Log[q7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7.5MHZ,患者取仰卧位,探头常规行右下腹扫查,对于右下腹未见明显异常声像者行全腹扫查,若发现异常低回声包块,测量其大小,观察其周边和内部回声以及盆腹腔有无积液、胀气,局部肠管有无扩张,同时,注意病变区有无探头压痛及反跳痛。
2 结果
根据201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点主要表现,可分为典型急性阑尾炎声像、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声像以及无异常回声型声像。
2.1典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表现为右下腹阑尾区可见短杆状(或指状)异常回声:共34例,占16.9%,大小从4.6crux0.8cm至8.5cmxl.5cm,边界较清,呈指状或短杆状低回声,末端圆钝,形态与阑尾本身极为相似,内部可见气体强回声或结石强回声及肠壁双层强弱相间回声,横切面呈同心圆状。
2.2不典型阑尾炎声像图多种多样,表现为:①团块状(脓肿型):共122例,占60.7%,大小从2.3crux3.6cm至11.6cmx9.5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可见气体强回声及光点分布不均的低回声区,气体可位于包块中央,也可位于周边;②肠管局部扩张:共12例,占6.O%。右下腹仅见肠管局部扩张(升结肠为主),肠腔内径为3.0cm至4.9cm,腔内见液性暗区及漂浮的强光点;弥漫性小肠扩张,1.8cm至2.5cm,蠕动差l③游离液性暗区:共15例,占7.5%,右下腹或盆腔内见散在分布的不规则液性暗区,大小从2.5cmxl.1cm至5.3cmx2.7cm,阑尾本身声像显示不清;④气体多层回声反射:共4例,占2.O%,右下腹超声所见均为气体多层强回声反射回声,不能显示其他声像,并伴有全腹压痛、反跳痛,尤以右下腹阑尾区为明显。
2.3无异常回声型声像图:共14例,占7.0%,全腹扫查未见异常回声,仅表现为右下腹阑尾区探头压痛、反跳痛。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侵入,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痛、腹部包块及血象升高等。
3.1病因和发病机制:
3.1.1急性阑尾炎因梗阻和感染引起。阑尾细长,腔狭窄,开口小,远侧为盲端,容易发生引流不畅或梗阻,70%~80%的急性阑尾炎都有不同的不同的梗阻因素,例如粘膜下淋巴滤泡增生,胃肠造影残留的钡剂、异物,阑尾腔外的粘连压迫,阑尾本身的扭曲,肠功能紊乱等。阑尾腔梗阻后,腔内细菌得以繁殖而发展成阑尾炎。
3.1.2急性阑尾炎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等需氧菌,常见的厌氧菌是脆弱拟杆菌。阑尾梗阻后,管腔两端闭塞形成闭袢、梗阻后粘膜分泌增多。阑尾腔内压力升高,粘膜屏障受损,细菌进入阑尾壁,炎症及发展,粘膜因供血不足出现小溃疡和出血点,粘膜和粘膜下层有炎症细胞侵润,形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如压力继续增高,造成静脉回流阻碍,阑尾充血水肿更明显、粘膜面溃疡变大增多,阑尾壁全层均有白细胞侵润、阑尾腔内积液成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腔内压力再增高,动脉血流受阻,以至血流供应障碍发生坏死,成为坏疽性阑尾炎。
3.2临床表现:
3.2.1腹痛:一般开始是持续性轻度疼痛,以后逐渐加重,最明显的部位是上腹部、脐周或全腹痛,腹痛可阵发加重,经1~12小时(一般为4~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