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字文化”到“识字用途”
从“文字文化”到“识字用途”
百年文学中不少学者有类似的思想,比如周氏兄弟、朱自清、郭绍虞、台静农等,都一直深受“语”与“文”对待问题的缠绕。笔者以为,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之“文字性”及其现代际遇的把握。
文化符号学,龚鹏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符号。初文与字母一汉字树,饶宗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高友工,三联书店,2008
从“文”到“文学”的变迁表明,中国文学观念受到现代西方影响,逐步转换为对“心声”的诉求,强调文学作品与主体心灵之间的内在关联,而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被理解为那种在场的声音语言,然后才是作为语言之记录的文字。但即便如此,百年文论进程中仍有不少学者尊重或坚持传统思路,看重文字(而非直接的语言)与文学的相关性。这种复杂的情况,最突出莫如鲁迅。鲁迅的新文化新文学立场非常鲜明,但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撰《中国文学史略》讲义(后改名《汉文学史纲要》),则以“自文字至文章”开篇,强调自古以来由文字而成就文章,以形声为主的汉字可“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以至“其在文章”“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对文学的理解上,鲁迅坚持“感动”的指标,但在相当程度上调整了早年的文学“心声”观念,即转而坚持文学与“文字”较强的相关性。这一思路既有西来影响,但更源自师辈学术及其背后的小学传统:章太炎《文学总略》有“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的说法,而刘师培《文章源始》则明言:“积字成句,积句成文,欲溯文章之缘起,先穷造字之源流”。百年文学中不少学者有类似的思想,比如周氏兄弟、朱自清、郭绍虞、台静农等,都一直深受“语”与“文”对待问题的缠绕。笔者以为,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之“文字性”及其现代际遇的把握。
,概括地说,“文字性”就是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很多深层方面的以文字为准、系于书面文字甚至最终归于文字化的特点。当然,在特定的具体情况中,“文字性”的内涵???以不一而足。比如,就古典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而言,它可能体现在作为文学的语文层面上的“文字化”取向,也可能是文人雅士透过视觉化的文字艺术而突出出来的趣味情怀,更可能是整个文化传统所体现出的深察名号、专论字义的行为模式和潜在的文化意识。
首先看文学的语言文字层面。在中西文学传统的比较中,语言性取向和文字性取向的差异相当突出。西方因为拼音文字的关系,言文一致,大体均以语言为其基型。而汉文学在古代往往言是言,文是文,并且如章太炎在《?书?订文》中所言的“文因于言,其末则言擎迫而因于文”。也就是说,古代长期的文学和文化传统是,语言往往趋向于文字,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响,体现价值:正所谓“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此中分析而言,所谓“文”,相当意义上即是指篇章文字的取向在文化整体中的规定性和影响力。“言”之“文”大抵即如孔子所坚持的“雅言”,或者是数千年来作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所采用或接纳的文字化传统。在特定场合说话写文章做事情,必须突破现场语音的具体性和随意性,而诉诸规范化的文化模式和语文样式,以实现某种超越和提拔,获得相应的普遍性。郭绍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汉语反过来受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连续性的文字的规定与影响,理应称为“文字语”。这是相当有道理的。由此看来,中国文学或汉文学与西方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就有大为不同的地方,即文学在文化落熟的中国或汉文化圈,名为语言艺术,其实是文字艺术。
那么,古代民间就没有口传的文学吗?当然有。但在传统中国,总的情况是“言语文学,厥科本异”,民间风俗与书面雅言“沟分畛域,无使两伤”。并且“言语仅成线耳,喻若空中鸟迹,甫见而形已逝”,可以想见,没有形诸文字,也往往在历史流传中消逝无形。而作为直接现实的,则是被纪录下来的、同时亦被文字化的文学。即就近世古典小说言,在唐宋以降,由讲唱变文和说话而来的小说其实越发文人化,“讲的故事”渐被“看的小说”取代,而就社会地位而言,过去的职业编书人或说话人也远不及吴承恩、吴敬梓、李汝珍、纪昀和曹雪芹这样的文人小说家。大的趋势即是:语言艺术变成了语言文字艺术,最后乃或变成文字的艺术了。
五四是个古今中外各种思潮交锋剧烈、文化方向纷纭的时代,如同在多重歧路口急于抉择。也正因此,对自己文化与文学的根性问题往往未及深入追问,文字性即是诸多问题之一。而在当代中文学界,相关追问和探讨日渐出现,并且这种追索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内在肌理。这方面目前看到的最为深广的研究,当数龚鹏程的《文化符号学》。在龚氏看来,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传统的骨干即在“文”,“文是由文字崇拜、文人阶层、文学艺术等所形成之相关文化状况……不知此,即不能体会中国人的行动、思维与感情,亦不能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英文对偶词呈现空间位置对词义记忆影响.doc
- 中草药及植物来源黄酮类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研究进展.doc
- 中草药洗浴治疗婴儿红斑效果观察.doc
- 中药制剂复方薏蓝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分析.doc
- 中药制剂复方薏蓝颗粒生产工艺分析.doc
- 中药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影响分析.doc
- 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发展进程.doc
- 中药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概况.doc
- 中药半夏炮制工艺及临床应用研究.doc
- 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影响.doc
- 2025年中国刷卡式出入口管理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绣花真丝围巾行业市场调查、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票据鉴别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国家电网职称考试(工业工程技术-设施规划与设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至未来5年中国PVC水晶袋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未来5年中国复合无机铝盐防水剂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未来5年中国大功率有源音响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未来5年中国管路附件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未来5年中国径向波油环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未来5年中国全棉珠帆棉外套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信息化项目审核及评审方案流程.docx VIP
- 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临时结构设计计算指南(修改稿).pdf VIP
- 产销监管链认证标准fsc-std-40-004v3中文2017.docx VIP
- 西南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实验2.doc VIP
- 如何写出一份完美的BP(商业计划书).pptx VIP
- dlt5210.1-20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ocx VIP
- 202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pdf VIP
- 第七章 流速及流量测量_2.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