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 三轮复习案( 典题例析 )
专题四 引言类题
名言、诗词、歌赋、引言类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政治试题,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从每年的试卷分析看,这类试题得分率相对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它的区分度较高、难度较大,以及部分同学的人文素养缺乏。 一般以名言、诗词、古文或某些古语、领导人讲话为背景材料,直接考查材料所蕴涵的道理;在内容考查上,以《生活与哲学》知识为主,有时考查相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或《文化生活》的知识。多用“这说明”、“体现了”、“这表明”、“启示”等词语设问;在文字表达上,语言精炼,内涵深刻,富含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给沉稳、严谨的政治高考试题增添了许多文学的魅力和色彩,使试题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和灵动性。在能力考查上,侧重考查同学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双向理解与把握:一是对诗文引言的理解把握应结合语文知识,尤其是提高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赏能力;二是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原理的熟练理解和把握能力。
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为此,必须
①坚持按劳分配,制定分配制度 ②增加货币投放,减少财政投入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既要提高效率,更要促进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李克强指出,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中美经济高度互补,在基础设施、能源、信息、环保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李克强希望双方加快推进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尽早谈成一个高水平、双向平衡的协定,提升两国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其根本因为
A.中美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B.两国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C.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代替了冲突
D.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根据已有知识,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而美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冲突;因此,采用排误法可以将选项B和C排除。中美虽然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不是中美关系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以采用排他法将选项A排除。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符合题意,故选D。
3诗人们大都说移情于物,如唐朝杜牧的《雨》“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整首诗似乎是雨在打搅诗人,是芭蕉在惹祸,害得诗人夜不能眠,其实,这一切的外在表现,都是诗人心中愁闷的外化和物化,这体现了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故①符合题意,而②与题意无关应排除;“一夜不眠孤客耳”符合矛盾特殊性道理,而③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选D。
4.“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爵箩。”题中蕴含的哲理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B.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D.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5.谢觉哉说:“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这表明
A.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C.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文化水平修养
D.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影响
【解析】这是一道运用名言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试题。本题的关键词是“有本领”和“谦虚”。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题干中的“有本领”强调的是科学文化修养,“谦虚”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结合题意,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因此,本题应选B。
6.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下列选项中与此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下列古语中,与右侧图画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A.有阴则有阳,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2-章-膜信息.ppt
- 第2节-分子晶体及原子晶体.pptx
- 第2单元税率和利率例3例4.ppt
- 第2节-液体压强.doc
- 第2课时-函数三种表示方法.ppt
- 第2节-熔化及凝固.ppt
- 第2课时-竖式和试商.ppt
- 第2课-原始农耕形成.ppt
- 第3课《词二首-水调歌头》教案设计(长春版八下).doc
- 第3课设置个性桌面课件.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