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调研试卷(二)
数学I 2018.0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满足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 .
2. 设集合,其中,若,则实数 .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
为 .
4. 一次考试后,从高三(1)班抽取5人进行成绩统计,其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这五人成绩的方差为 .
5. 根据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若输入值,则输出值的取值范围
是 .
6. 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翁的技艺之高超,若铜
钱直径为4厘米,中间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
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 .
7. 已知函数在时取得最大值,则 .
8. 已知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9. 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中,,分别为,的中点,点是线段上一点,且,则三棱锥的体积为 .
10. 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则 .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点,若圆上存在点,满足,则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12.如图,扇形的圆心角为90o,半径为1,点是圆弧上的动点,作点
关于弦的对称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已知函数,若存在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均为正实数,且,则的最小值为 .
二、解答题
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4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
.点为棱的中点.
(1)若,求证:;
(2)求证://平面.
16.(本小题14分)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设△的面积为,且.
(1)的大小;
(2)设向量,,求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14分)
图(I)是某斜拉式大桥图片,为了分析大桥的承重情况,研究小组将其抽象成图(II)所示的数学模型.索塔,与桥面均垂直,通过测量知两索塔的高度均为60 m,桥面上一点到索塔,的距离之比为,且对两塔顶的视角为.
(1)的长度;
(2)研究表明索塔对桥面上某处的“承重强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简单抽象为:某索塔对桥面上
某处的“承重强度”与索塔的高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正数),且与该处到索塔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为正数).问:两索塔对桥面何处的“承重强度”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18.(本小题16分)
如图,椭圆的离心率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点,,分
别为椭圆的左顶点、右顶点和上顶点,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交轴于点,直线
与直线交于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求直线的方程;
(3)求证:为定值.
19.(本小题16分)
已知函数R.
(1)若
① 当时,求函数的极值(用表示);
② 若函数有三个相异零点,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这三个零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
试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函数图象上点处的切线与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在点处的切线为
,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求满足的关系式.
20.(本小题16分)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数列项和为,且对任意的,恒成立.
(1)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证明: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2)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求的值;
(3)如果,数列的首项为1,,证明:数列的中存在无穷多项可
表示为数列中的两项之和.
数学I试卷 第2页(共
数学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第1页(共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节-熔化及凝固.ppt
- 第2课时-竖式和试商.ppt
- 第2课-原始农耕形成.ppt
- 第3课《词二首-水调歌头》教案设计(长春版八下).doc
- 第3课设置个性桌面课件.pptx
- 第3节-汽化及液化.ppt
- 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共63张).ppt
- 第3章电路暂态分析-.ppt
- 第5课-新航路开辟-修订版.pptx
- 第四章--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