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注意事项.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发烧注意事项

发烧是小儿从出生后到16岁,都很常见的现象。正常小儿体温在36℃-37℃之间,当体温在37℃-37.8℃之间是低烧,37.8℃-38.5℃是中度发烧,38.5℃以上叫高度发烧。   “百分之八九十的小儿发烧都是感染性疾病造成的,常见的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其他系统,如皮肤、泌尿道系统都可引起发烧。其他如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引起发烧,但这部分占到的比例很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童笑梅指出,许多家长一见宝宝发热就手足无措,要么立刻带孩子往医院跑,要么要求医生打点滴,一次生病反复就医,拿回家一大堆药,不知如何是好。   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为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许多家长一看孩子发烧就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把宝宝的体温降到正常。童笑梅表示,小儿发烧是机体自身对入侵的病毒或者细菌的一种防御反应。此时,小儿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各种抗体和白细胞活性增强,使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加。   “一些小儿体温处在37.8℃以下的低度发热时,仍然照吃、照玩,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这时家长不必用药,暂时观察即可。因为这种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童笑梅建议,小儿发烧,作为家长既不要过于紧张,但也不要掉以轻心,重要的是做好监护工作。首先要避免孩子体温过高,防止高热对孩子的损害;同时,不要急于把体温降到正常,体温在38.5℃以下时,通常不会对孩子造成损害。   退烧主要依靠物理降温   “一旦感觉小孩体温异常,可用自己的头碰碰他的头,感觉他会比你烫,那就赶紧试表。如果体温烧起来了,需要每隔1小时左右试表,如果都是37度多,就不用很担心。”   童笑梅认为,小儿发烧,尤其是体温超过38度多,需要进行退热处理,作为家长主要依靠物理降温法。   “新生儿发烧先要考虑感染,但更多的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说周围温度比较高,家长又给他包得很紧,或者由于吃奶少、入量不够,哭吵,不显性失水增加,可发生脱水热,是比较常见的。”童笑梅说,“这时,家长可以打开新生儿的包被,松开衣服,通过散热能够使烧退下去。”她向家长具体介绍了三种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酒精擦浴:1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酒精擦浴起到降温的作用。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温度以32℃-35℃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   头部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或冰袋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   清淡饮食 多喝水   “发热,从理论上讲,肯定会引起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流失,因为这些成分会随着汗液排泄。所以,小儿发烧期间,饮食的护理十分重要。”   童笑梅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多喝水,保证出入量平衡。   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发烧伴有出汗、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稍微补充点淡盐水。症状较重者,应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粥、鸡蛋羹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   童笑梅提醒家长,不宜让孩子过量进食,不宜给孩子吃海鲜或过咸、过油腻的菜肴,以防引起过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   退烧药剂量适中   除了物理退烧,药物退烧也是常用的手段。童笑梅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退烧药,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包括国外的几家权威机构,如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这类是比较安全的退烧制剂;第二类是布洛芬,俗称的小美林;还有一种退烧药就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服用后会有一些胃肠道反应,偶可引发雷氏症候群,所以某些特定时期不能使用,例如宝宝患水痘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还是推荐使用第一、第二类退烧药。”   童笑梅提醒,退烧药的使用要注意药物剂量,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找一个适中的剂量,一定要在安全的药物剂量范围使用。用药的方法尽量口服,不能口服或者是比较紧急的情况下才用肌肉注射或者是静脉注射。   “小儿的退烧药尽量选择甜味的颗粒冲成糖浆或者水剂,避免吞咽药片或胶囊,尤其是三四岁之前的孩子,吞咽和呼吸动作不是特别协调,容易出现呛咳或误吸现象。”   一小时监测一次体温   “在临床上,我们也碰到一些家长,孩子只是患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但每天都来,或者到不同的医院就医,上午看一个大夫,下午看一个大夫,晚上再看一个大夫,拿回家很多药,但实际上没有必要。因为在反复就医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经济和精神负担,另外,有些药成分可能有相同的成分,叠加使用会出现药物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