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成败.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态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很想分享分享给大家。 有三个人一起散步,碰见了一株玫瑰花。第一个人步行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第二个人感慨万千,叹了口气:“唉!真扫兴,花中有刺。”第三个人却眼睛一亮,兴高采烈地说:“啊!太好了,多美的一枝玫瑰花啊!”可以看出,第一个人很麻木,他看不到人生美好和风景;第二个人很消极又悲观,他只看到了刺,美丽的花朵对于他没有意义;而第三个人则是一个积极乐观主义者。 这三人不同的心态,所以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也就迥然不同。这就是心态力量。 从刚才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公式: 同样的遭遇+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在现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成功人士不见得都是高学历的人,不见得都是富二代、官二代,也不见得起步都是四平八稳,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一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良好的心态。 可以说心态决定成败,有这样一个故事,我想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一点。 前些年,中国科大少年班被人们叫做“神童集中营”,在过去的近30年里,中国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少年大学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宁铂,中国大学少年的“第一人”。他非常聪明伶俐,又很听话,中国人心中一个完美儿童的种种要素,他都有了。1978年,整个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宁铂。据当时的报道,宁铂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可是今天,宁铂却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只有中国科技大学的人才知道他是这所学校里的一名老师。2004年元旦,当记者再去寻找宁铂的足迹时,他已经出家为僧,不知身在何方。 其实,大学毕业后,宁铂在内心里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是他一再放弃自己的希望。第一次是在报名的之后,他放弃了;第二次是在体检之后,他又放弃了;第三次,他甚至领取了准考证,但是在走进考场的前一刻,他又放弃了。他后来再也没有为自己争取类似的机会。 而与宁铂同时的还有一位出类拔萃的“神童”,他就是张亚勤。张亚勤后来谈到自己的同学时,异常惋惜地说:“我相信宁铂就是在考研究生这件事情上走错了一步。他如果向前迈一步,走进考场,是一定能够通过考试的,因为他的智商很高,成绩也很优秀,可惜他没有进考场。这不是一个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就像我那一年高考。当时我正在生病住在医院里,完全可以不去参加高考,可是我就少了一些顾虑,多了一点自信和勇气,所以做了一个很简单的选择。而宁铂就是多了一些顾虑,少了一点自信和勇气,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结果智慧不能发挥,真是很可惜。那些敢于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会想,‘即使不成功,我也能从中得到教训。’” 宁铂的不幸在于,他担心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他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失败,认为不会有人接受一个“神童”的失败。他从此失去了人类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自信和执着,甚至对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也畏首畏尾,不敢伸手去拿。而他的同学张亚勤则走出了另一条通往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道路: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31岁就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04年1月,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微软移动通信及嵌入式系统在全球的开发业务。 有时候我们看看我们的同学、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同事,当年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怀着美好的理想奔向灿烂的明天。可是,十年过去了,你突然会发现:有些人比你更出色、更杰出。你为此感到迷茫,甚至埋怨命运的不公。其实那不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事实上你和他们一样出色。如果你今天的现状与他们不一样,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精神与心态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能只是比你更加积极、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有勇气,更有意志力。也就这一点点差别,就导致了你们人生与命运的差别。 还有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的故事: 1997年12月,英国报纸刊登了一张英皇室查尔斯王子与一位街头游民合影的照片。这位蓬头垢面的街头游民不是别人,而是王子以前的校友克鲁伯·哈鲁多。查尔斯王子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拜访伦敦瞧那个人时,克鲁伯·哈鲁多说:“殿下,我们曾经就读同一所学校。”王子反问:“在什么时候?”他说:“在山丘小屋的高等小学,我们还曾经互相取笑彼此的大耳朵呢!”原来,克鲁伯·哈鲁多出身于金融世家,于查尔斯王子就读同一所贵族学校,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是英国成功者俱乐部的会员。应该说显赫的家世与高等学历他都令人羡慕的拥有了,但是,在两度婚姻失败后,克鲁伯开始酗酒,最后由一名作家变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