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写作的立意
诗词写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诗词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目的就是“立意”。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说:“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为主也。”(《答吕姜山书》)这里说了两层意思,就是意在笔先与立意在诗词中的主宰地位。
中国古代有“文道统一”的传统,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诗言志”,其中“道”“志”就是“意”。唐代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写诗词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李笠翁在《闲情寄语》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意”指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思想。如爱恨情仇,忧国忧民,建功守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高自许,不同流俗,怀古幽思,咏叹盛衰,思乡怀人,离愁别绪等。
诗词中的“意”偏于情感,因为诗词具有抒情的特点。其表达某种思想、认识、观点较笼统和模糊。
一、诗词中的意主要指作者的“原意”,以及诗词中体现出来的“文本意”。作者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不同,对同类事物有不同的立意。
1、《红楼梦》第九十四至九十六回中写到大观园中众女子咏絮之活动。
林黛玉《唐多令·咏絮》: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
薛宝钗《临江仙·咏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词的立意偏于忧伤、无助、失望。“嫁与东风春不管”,表现出寄人篇下、无依无靠的悲凉。
薛宝钗词的立意偏于自信、抗争。“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勇于与命运抗争,野心勃勃,春风得意之心情。这与她得到贾母的宠爱有关。
2、同写听筝,李端、柳中庸、白居易三人的立意就不一样。
李端《鸣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鸟啼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白居易《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强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重情一万重。
李端诗之立意:渴望得到周郎(某人)的赏识,摆脱目前潦倒之处境。
柳中庸诗的立意:借筝声的意境表达重重的“离别恨”。
白居易诗立意:表现弹筝者的低微地位和有苦难言的悲伤。联系《琵琶行》来分析,对这首诗的立意就要容易理解。
二、诗词立意要求精、深、新。
精:要求立意单纯,集中,不宜复杂,因为诗词短小,字数有限,不能表现多种复杂的情意。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诗集中反映陆游对官场冷淡、对世事炎凉的感叹心情。陆游曾因主战,救济江西灾民被秦桧打击,罢官。后得到孝宗召见陆游到临安(今杭州),但陆游对它无兴趣,准备回家。
深:指诗词中表达的认识、看法要深刻,情感要深厚。如
唐代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宋代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唐代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从以上咏菊的诗来看,元稹诗立意较平淡,一般化,而郑思肖、黄巢的诗立意较深刻。郑思肖在宋代国土分裂的情况下,以菊花枯死在枝头的形象表现坚贞不屈、不甘心外族统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黄巢的诗则表现改变命运、环境的伟大气魄和志向。
新:指诗词立意要创新,表现作者独特的观点,对社会生活的新的理解。清代赵翼《论诗》中说:“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说:“才人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写诗不应蹈袭前人,要务去陈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见解。
唐代骆宾王《在狱闻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鬂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骆宾王因触怒武则天而下狱,借咏蝉表达平反昭雪的心情。
唐代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借咏蝉表达对自身人格的自信,不需要借外在权势的帮助的意思。有自己的新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