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禀赋对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禀赋对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影响

文化禀赋对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影响   摘要:中国茶产业是具有文化禀赋特质的一种功能性农业。浙江省茶产业近20年的发展模式与实践经验表明,文化禀赋在技术与组织模式等方面影响着一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同时使得农产品具备市场溢价的潜质。这种溢价可通过原产地域保护和地理标志等制度得以实现。   关键词:文化禀赋;农业;溢价;茶产业;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2;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1-2362-04      Effect of Cultural Factors on Tea Industry in Zhejiang      SU Zhu-cheng,SHEN Xue-zheng   (School of Tea Culture,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Zhejiang,China)      Abstract: Tea industry in China is a mode of agriculture with cultural endow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practive experience of Zhejiang’s tea industry in recent 20 years, culture could not on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rea agriculture in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and so on, but also have function of premium price, which could be realized by the institution of protection of original producing area and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culture; agriculture; premium price; tea industry; Zhejiang province      一个农业技术与组织的模式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特定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文因素等[1]。显然,不同的技术与组织模式有着不同的经济绩效上的含义,这也是研究该命题的意义之所在。本文将从浙江省茶产业实???的视角,探讨文化对农业的溢价机制与实现方式,以及文化禀赋对农业技术与组织模式的影响。   1浙江省名优茶文化性消费特征及其溢价的实现途径   1.1名优茶已成为浙江省绿茶生产的主体   浙江省是中国绿茶重点产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绿茶出口基地,据2009年海关统计,浙江绿茶出口量15.68万t,出口额3.6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和总额的68%和69%。鉴于浙江省绿茶生产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浙江省委省政府[2007]52号文件将茶叶确定为浙江省十大主导和优势产业之一,并明确提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实施绿茶全球化推广工程,全力打造“浙江绿茶”品牌,着力构建世界绿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绿茶产业逐步走上了效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产品结构优化和名优绿茶的大力发展。据2009年浙江省农业厅统计,浙江茶叶总产量16.74万t,总产值77.5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6.70万t,产值68亿多元。名优茶占总产量的40%,但产值却达到87%。可见,名优茶在浙江省绿茶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2001年浙江省开始全面实施“一县一品”茶叶品牌战略,要求每个产茶县或一个区域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只具有地方特色、竞争力强的品牌。至2002年,浙江省省级名茶将达到42只,且基本实现“一县一品”的目标。2004年,浙江省开展“十大名茶”评选,根据对申报名茶的品质、规模、知名度、包装、标准化、产业化等6个方面,评选出大佛龙井、开化龙顶、安吉白茶、西湖龙井、武阳春雨、松阳银猴、径山茶、金奖惠明茶、望海茶、绿剑茶为第一届“浙江十大名茶”。2009年浙江省开展了第二届十大名茶的评选,其中西湖龙井为浙江省特别荣誉名茶――国家礼品茶,其他十大名茶分别为越乡龙井、大佛龙井、松阳银猴、开化龙顶、径山茶、武阳春雨、安吉白茶、绿剑茶、千岛玉叶、金奖惠明茶。另外,望海茶、永嘉乌牛早、余姚瀑布仙茗、天台山云雾茶、龙谷丽人茶、紫笋茶等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名茶。   1.2名优茶文化消费属性与地理标志制度   与传统大宗茶不同,名优茶具有文化性消费的商品属性。名优茶之所以被市场接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