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课改实验方案得解读
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课改实验方案的解读 王 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教系 E-mail:wangh102102@ 2007.07.12 主 要 内 容 一、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 三、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解读 四、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2001-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分析。见表1。 (一)招生对象的变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随班就读成为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同时,医疗、康复训练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轻度智障学生随班就读,越来越多的中重度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脑瘫、自闭症等类别学生进入了培智学校,这样,培智学校的教学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以招收轻度障碍学生为主转变为主要招收中重度障碍学生,见表2、表3、表4。 为此,1994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行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颁布;同年9月,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进入课程改革;2002年9月,全国省级实验区进入课程改革实验。近几年来,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广大实验教师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中,取得了初步成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对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国际特殊教育理念的发展 1975年,每国会制定了联邦特殊教育法案,命名为《所有障碍学生教育法案》(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 Studends Act),也称94-142法案。 1990年,美国会修订PL94-142法案,并将其更名为《障碍者教育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IDEA),这一改变体现了特教用语上的 “以人为本”。 1997年美国会再次修订IDEA ,提出特殊教育可以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开展: 1、提高对特殊学生教育的期望值; 2、最大限度地保证特殊学生参加普通课程学习的权利; 3、进一步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和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机会; 4、将特殊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的整体性改革结合起来,以便更大地发挥特殊教育改革的作用,体现出“特殊教育应该是为特殊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不是仅仅完成一种表面的教育安置”这一精神; 5、在普通教育中要增加对特殊教育的相关服务和支持; 6、鼓励和支持教师的进修; 7、减少贴标签,真正考虑儿童的教育需要; 8、更新和增加教和学的资源,减少无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表面做法。 障碍者教育法案:六条原则 1、零拒绝 2、无歧视性评估 3、适当的教育 4、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5、同堂诉讼 6、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性原则 综上所述,《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作者路得.特恩布尔(Rud Turnbull)、安.特恩布尔(Ann Turnbull)、玛里琳.尚克(Marilyn Shank)等人提出六条特殊教育理念: 1、对学生寄予高期望值 2、重视他们对于学校和社区的积极贡献 3、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优势 4、让他们自己作决定并依自己的意愿行事 5、鼓励他们发展同障碍者和非障碍者的人际关系 6、尊重他们的权利,特别保证他们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近年人们在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中遵循的理念主要是: 1、提高弱智学生的生存能力;遵循弱智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的需要;挖掘弱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3、“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 4、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四)相关法规、政策的逐渐出台、实施 1982年12月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4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0年12月28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987年12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 1990年,编印了全国统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材、大纲等 。 1994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度智能管理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 问题: 这些政策、教学计划和课程计划对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智力落后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内在的实质性的问题。如:学生障碍程度的加重、障碍类型的增多、教学大纲教材的不适应等等。 (五)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 从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归类: 1、“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实践(宣武、卢湾等) 2、生活适应性课程改革实践 (海淀、中山、元平等) 3、人性化课程改革实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