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核苷类似物合成及抗HIV活性研究.pptVIP

新型核苷类似物合成及抗HIV活性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核苷类似物合成及抗HIV活性研究

姓 名: 2013. 12 成都 新型核苷类似物的合成 及抗HIV活性研究 第三届全国化学类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 前言 HIV病毒: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1981年 第一次报告 5例艾滋病 2010年 累计死亡超过 2500多万人 存活感染者/病人3400万人 前言 HIV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干预措施 阶段 干预措施 吸附 针对病毒或细胞受体的抗体 穿入及脱壳 阻止病毒与细胞熔合或干扰病毒脱壳的药物 逆转录 逆转录酶抑制剂 RNA/DNA中RNA降解 Rnase H抑制剂 整合 整合酶抑制剂 病毒基因的表达 tat蛋白或art/trs蛋白抑制剂 转译 nef蛋白和某些细胞因子抑制剂 毒粒的组装 糖基化和蛋白酶抑制剂 出芽释放 干扰素 前言 当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被分为七大类: (一)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四)熔合酶抑制剂 (二)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五)蛋白酶抑制剂 (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 (六)共受体抑制剂 (七)整合酶抑制剂 优良的抗病毒作用,目前已上市的以及应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中,核苷类化合物占到50%以上,例如:拉米夫定、AZT、恩替卡韦等等 在抗肿瘤药物中,核苷类化合物也占到很大的比重 药效有限,并且会产生抗药性 长期服用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优点: 缺点: 核苷类药物:良好的抗病毒性能 前言 核苷的修饰 糖环的修饰 碱基的修饰 前言 L.W. Hertel, et al., J. Org. Chem. 1988, 53, 2406 V.E. Marquez, et al., J. Med. Chem. 1990, 33, 978 B.K. Chun, et al., Carbohydr. Res .2000, 328, 49 K. Klumpp, et al., J. Biol. Chem. 2008, 283, 2167 J.-B. Chang,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 20, 4053 J.-B. Chang, et al.,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1, 21, 6770 J.-B. Chang, et al., Eur. J. Med. Chem. Lett. 2011, 46, 4178 前言 修饰碱基: 前言 糖基修饰: S.V. Calenbergh, J. Med. Chem. 2010, 53, 2902 L.A. Agrofoglio, Bioorg. Med. Chem. 2010, 18, 3261 P.M. Chaudhary, Bioorg. Med. Chem. 2009, 17, 2433 合成路线 研究结果 化合物11a-i 的抗HIV-1 活性和细胞毒性测试 Compounds R' EC50(μM) 11a H 0.090 11b 0.083 11c 3.7 11d 0.6 11e 0.080 11f 0.3 11g 4.8 11h 1.3 11i 0.6 AZT - 0.084 结论 1.以氟代阿糖为母体,在其4ˊ位引入不同的三氮唑基团,设计出了一系列核苷类似物。 2.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核苷类似物,该类化合物结构与天然核苷类似,不容易被病毒识别。 3.活性测试显示该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HIV 活性。其中,11a,11b和11e 的抗HIV 活性与当前市面药物AZT相当,甚至优于AZT, 为抗HIV新药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先导化合物。 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由国家基金委人才项目(No. J121006)资助 由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No. 1210459088)资助 * * All clinical NRTIs belong to the family of 20,30-dideoxynucleoside (ddN) [7]. As the chain terminator of proviral DNA biosynthesis, the ddN structure has been assumed to be essential for a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