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安全气囊培训教材.doc
BYDF3车用安全气囊系统培训教材
目 录
一、安全气囊概述 1
1.1 汽车安全与安全气囊 1
1.2 安全气囊简史 1
1.3 安全气囊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
1.4 安全气囊的种类 5
二、BYD F3车用安全气囊系统组成 8
2.1 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 8
2.2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模块 9
2.3 安全气囊时钟弹簧 9
2.4 安全气囊电控单元 10
2.5 安全气囊线束及相关标签 10
三、安全气囊各部件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3.1 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DAB) 11
3.2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模块(PAB) 12
3.3 安全气囊时钟弹簧(SRS CS) 13
3.4 安全气囊电控单元(SRS ECU) 15
3.5 安全气囊线束及相关标签 15
四、安全气囊各部件主要功能及技术参数 17
4.1 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DAB) 17
4.2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模块(PAB) 18
4.3 安全气囊时钟弹簧(SRS CS) 18
4.4 安全气囊电控单元(SRS ECU) 19
4.5 安全气囊线束及相关标签 20
五、安全气囊的使用及各部件拆装、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 20
5.1 安全气囊使用注意事项 20
5.2 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DAB)拆装、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 22
5.3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模块(PAB)拆装、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 23
5.4 时钟弹簧拆装、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 25
5.5 安全气囊电控单元的拆装、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 27
5.6 安全气囊线束 28
六、安全气囊维修要点及注意事项 29
6.1 安全气囊维修要点 29
6.2 维修注意事项 31
一、安全气囊概述
1.1 汽车安全与安全气囊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主动安全性”,又称“积极安全性”,所谓主动可理解为防范于未然。重点是将车轮悬架、制动和转向的性能达到最好的程度,尽量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服性,减少行车时所产生的偏差。例如安装制动防抱死装置ABS以提高制动性能防止甩尾现象,安装驱动防滑装置ASR防止汽车产生侧滑,采用转向动力辅助减轻驾驶者的疲劳程度,采用新式光源提高照明射程,等等。另一类叫做“被动安全性”,又称“消极安全性”,顾名思义就是一旦事故发生时,汽车保护内部乘员及外部人员的安全程度。
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就属于汽车乘员“被动安全性保护装置”。其中安全带在被动保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安全气囊属于“辅助约束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即SRS。它的作用是弥补佩带安全带仍不能保护汽车乘员头部、脸部和胸部的缺陷。
有研究表明,驾驶室内未采用任何保护措施的汽车,高速行使撞击障碍物时,对乘员(特别是驾驶员)的伤害是巨大。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后,在汽车撞击障碍物时,在驾驶员和乘员撞击方向盘或仪表板之前,如能确保气囊充气,对驾驶员和乘员头部、胸部和腰部起到保护作用,将大大地减轻驾驶员和乘员的受伤害程度。美国一研究所分析了1985~1993年美国7000起汽车交通事故中发现,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前部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了11%,小型轿车降低了14%。
1.2 安全气囊简史
安全气囊的使用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对减少撞车伤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机构”的报告指出,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在撞车时,死亡人数减少了23%。新泽西某一医院整形外科在4年时间里对2300起事故作了研究后认为,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驾驶员在车祸中面部受伤减少了75%,而这主要是安全气囊的功劳。可见,安全气囊的作用正为人们所关注。
最早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国家是美国。目前,已在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流行,但只有在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安装。
1953年8月,John W.Hetrick首次提出了“汽车用安全气囊防护装置”,并获得了题为“汽车缓冲安全装置(Safety Cushion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的美国专利US2649311。他在1952年的一次事故后,萌发了设计撞车安全装置的想法。在一次事故中,他为躲避一个障碍物而猛打方向盘,并进行制动,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护坐在前座中间位置上的女儿。这次事故后他意识到必须有一个更好的装置来保护乘员,两周之后他绘好了设计图纸交给了代理人,这份图纸确定了今天安全气囊的雏型。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及人们观念的限制,未被广泛接受或认可,当时的美国人更倾向于安装安全带。
当意识到只有不到15%的汽车驾驶员和乘员使用安全带时,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管理局(NHTSA)开始顾虑汽车厂商发展安全气囊。
70年代,美国通用、福特,德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