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发泡工艺[精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座椅发泡工艺[精解]

座椅发泡工艺 聚氨酯生产的模塑方法 张 静, 袁国渊, 孙天宝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61) 摘 要: 介绍生产汽车聚氨酯座垫的模塑方法及座垫泡沫密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汽车; 座垫; 模塑; 泡沫密度; 开孔度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mould2plasticsmethod ofmaking the vehicle polyurethane seat cush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seat cushion foamdensity on the using performance. Key words:V ehicle; Seat cushion; M ould2plastic; Foamdencity; Hole density 中图分类号: TQ 3201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623331(2003)0320029202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2001 年我国汽车 产销已突破数百万辆。汽车座椅和靠背均是由聚氨 酯生产而成, 目前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热熟化和冷熟 化两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座椅的舒适性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方面, 冷熟化比热熟化更 有优势, 但它们又各有其优缺点。以下主要讨论它们 的发泡方法及区别。 1 汽车座垫可采用的模塑方法 111 热模塑方法 热模塑法始于 70 年代中期, 使用 TD I(甲苯二 异氰酸酯)和较低反应性的多元醇, 需要较高的温度 和较长的脱模时间, 因此能耗大、周期长。另外, 所制 产品的泡沫回弹性和舒适性较差。热模塑泡沫的优 点是承载能力较高, 而其制品密度较低, 不需为提高 泡沫开孔度而进行机械压碎处理。 表 1  热模塑法的基本配方 序号 原料名称 原料比例 (份) 备 注 1 Desmophen 3900 100 (高活性聚醚 羟值 35) 2 水 211 3 Dabco 33LV 0112 1, 42二氮双环2(2, 2, 2)四己烷 4 辛酸亚锡 0115 5 硅油(稳定剂) 110 6 TD I 80?20 41 甲苯 7 TD I指数 100 为了改进热模塑泡沫的回弹性, 可通过提高泡 沫的透气性来实现。透气性的提高可利用改变催化 剂或表面活性剂, 控制多元醇的分子量和反应性及 利用开孔剂等手段来达到。虽然这些方法能改善透 气性, 但是往往有不良影响, 例如在发泡时稳定性变 差, 模塑过程中泡沫物理性质降低等。 目前Dow Chem ical(道化学) 公司的 XF23010 多元醇是针对热模塑泡沫舒适性开发的。采用这种 多元醇, 使热模塑泡沫的回弹性改善很大, 而且不会 对其它物理性质产生不利影响, 还可在通常生产线 上利用普通的配方直接使用这种多元醇。其基本配 方见表 1, 相关性能指标见表 2。 表 2  热模塑法的相关性能指标 序号 检测项目 性能指标 备 注 1 密度(kg?m3) 48 2 压缩负荷 25% 变形(kPa) 415~ 511 压缩负荷 65% 变形(kPa) 716~ 819 kg?01032 m2 5 拉伸强度(kPa) 65~ 179 6 伸长率(% ) 250~ 300 7 75% 压缩变形率(% ) 8~ 10 8 回弹(% ) 35 112 冷模塑方法 60 年代开发的冷模塑方法, 开始时使用 TD I? PA P I(甲苯?聚苯亚甲基聚异氰酸酯) 混合物作原 料, 以后开发了使用全MD 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 酯)的模塑方法。此外, 还有使用 TD I(甲苯)以及高 活性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 冷模塑法的优点是耗电低, 脱模时间短, 生产效 率高, 设备投资少。冷模塑泡沫具有高回弹性和高承 载性, 舒适, 耐用和滞后损失低, 特别是全MD I(二 甲苯)冷模塑法, 只要调节异氰酸酯指数就可改变泡 沫的硬度, 非常容易制成双硬度座垫。其基本配方和 相关性能指标分别见表 3 和表 4。 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 第25卷 第 3 期 BU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Vol125 No13 2003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3  冷模塑法的基本配方 序号 原料名称 原料比例 (份) 备 注 1 N iax Polyol xj248 100 接枝聚醚 2 水 214 3 二乙醇胺 110 4 N iaxA 21 0109 双2(22二甲基 氨基乙基)醚 5 siliconeL 25307 014 泡沫稳定剂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