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三篇 章口腔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三篇 章口腔生理.ppt

四、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 (一)前伸牙合颌位 下颌在保持上、下牙接触的同时向前运动,运动过程中下颌所有的位置均称为前伸牙合颌位。 1.对刃牙合位: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时的位置。 2.前伸牙合干扰:当前、后牙均有接触甚至仅后牙接触时,其后牙的接触称为前伸牙合干扰。 3.前伸牙合平衡:在总义齿咬合关系中,由于义齿固位的需要,应当制作成前、后牙均有接触的咬合类型。 4.最大前伸位:从对刃牙位下颌还可以保持咬合接触继续前伸,到达最大前伸的位置。是下颌前伸运动的极限位置。 (二)侧牙合颌位 下颌在保持一侧上、下牙接触的同时向该侧运动,运动过程中下颌所有的位置均称为侧牙合颌位。 尖对尖颌位:当下颌向一侧运动,达到该侧上下同名牙尖相对的位置(颊尖对颊尖)时。 五、牙合型 (一)单侧平衡牙合 1、尖牙保护牙合:工作侧仅牙尖接触,后牙不接触。 是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起到保护作用。在自然牙列,下颌行使侧方咀嚼运动过程中,由下颌尖牙的唇面沿着上颌尖牙的舌面运动,并对下颌的运动起制导作用,此时全部后牙脱离牙合接触,当下颌回到牙尖交错位时,全部后牙才发生一致性的牙合接触,食物才被压碎及磨细。尖牙行使侧方咬合之初为非轴向的牙合力,而后牙承受的是接近轴向的牙合力。 尖牙具有单独承受非轴向的牙合力而不使牙周组织遭受损伤的能力,是因为尖牙具有自身的优势: ①尖牙位于牙列转弯处,在咀嚼运动中属于第三类杠杆,重臂长,故在尖牙处牙合力已明显减弱; ②尖牙有粗壮而长大的牙根,因此支持牙合力的牙周膜面积大; ③尖牙有比任何牙都占优势的冠根比例; ④尖牙的牙周膜有丰富的感受器,对刺激感受敏感,能不断地及时作出调整反应。 2、组牙功能牙合:工作侧有2对以上的后牙接触,或1对后牙以及尖牙有咬合接触,工作侧其他后牙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明显咬合接触。 组牙功能牙合是指在行使咀嚼运动过程中,工作侧上下牙成组的接触。这些牙共同承担在咀嚼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非轴向牙合力。特点是:在侧方咬合时,工作侧上下后牙均保持接触,而非工作侧上下后牙不接触,在前伸切咬时,上下颌前牙切缘相对而产生咬合接触,后牙则不接触。 组牙功能牙合牙合型者,咀嚼面积大,虽然承受非轴向的牙合力,但是以组牙的形式行使功能,可使牙合力分散,减轻个别牙的负担,从而对牙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起保护作用。? 侧向牙合干扰:非工作侧正常时应没有咬合接触,如果有咬合接触,则称之为侧向牙合干扰。 最大侧向牙合位:从尖对尖颌位下颌还可以保持咬合接触继续侧向运动,到达最大侧向运动的位置。这是下颌侧向运动的极限位置。 2.双侧平衡牙合 ?根据牙合位的不同,可分为正中牙合平衡、前伸牙合平衡与侧方牙合平衡。? (1)正中牙合平衡:是指在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后牙间存在着广泛而均匀的点、线、面的接触,前牙间轻轻接触或不接触。 (2)前伸牙合平衡:是指在牙尖交错位时,下颌前伸至前牙切缘相对,后牙保持牙合接触关系为三点、多点或完善的接触牙合平衡。 (3)侧方牙合平衡:是指下颌做侧方咀嚼运动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均有牙合接触,在非工作侧牙的接触亦分为三点、多点或完善的接触牙合平衡。 思 考 题 何为牙尖交错位?其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何为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 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五节 下颌运动 (一)下颌运动的形式 形式 开闭口运动 前后运动 侧方运动 范围 边缘运动 习惯性开闭运动 功能运动 (一)开闭运动 正常情况下,两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是对称的。开口型(从正面观察下颌下降时颏点运动的方向)呈“↓”。为叙述方便,可将开颌运动分为小开颌运动、大开颌运动和最大开颌运动三个阶段,而闭颌运动则大致是循开颌运动原轨迹作相反方向的运动。   小开颌运动,下颌下降约2cm。髁突仅作转动运动。运动轴心在髁突。活动发生在关节下腔,关节盘基本不动。 大开颌运动,下颌下降2cm以上,髁突有转动运动,同时还有滑动运动。髁突带动关节盘协调地沿关节结节后斜面向前下方滑动,关节盘在向前滑动的同时又稍向后方旋转。转动运动的轴心仍在髁突,而滑动运动的轴心则在下颌孔附近。因此,大开颌运动是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相结合的混合运动。活动既发生在关节下腔又发生在关节上腔,并且有两个运动轴心。 在正常情况下,大开颌运动时,髁突可滑到关节结节处或稍前方。关节盘的中间带夹在关节结节顶和髁突嵴顶之间。此时关节盘颞后附着的弹性纤维可被拉长0.7~1.0cm。临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